88读书>穿越重生>田园大唐>第三十六章 小河货物又被截(第六更 月一百)
,不然李隆基闲的没事儿,问问这,问问那的,把这个事情问了出来,他赶兴趣了,就会让人盯上,还有咱们的相声与小品,甚至是评书,这个可以发展一下,你都记住什么桥段了?”

“我哪有时间听那些什么评书?你记住了?”王鹃确实认为这个思路不错,但她以前只顾着学东西了。

“恩,我还是听过两个,有个是七侠五义,一个是包公转,觉得拿出来行吗?”张小宝有些无奈地说道。

王鹃也陪着一起郁闷,现在是开元年间,真把包黑子给弄出来,那得改多少情节?有那工夫自己想一个也想出来了。

“小宝啊,要不咱们改改西游记?或者是三国演义,还有水浒和红楼梦,这四本书我看过几遍了。”王鹃想到了这四本书。

张小宝却摇头道:“先说西游记,他宣扬的是什么?姓唐的,哦,是姓陈的,他是干什么的?和尚,以前的话还行,现在灭佛中,你敢说西游记?再说三国,前期把诸葛亮写的那么厉害,后来就完了,正统没了,李隆基会承认自己不正统吗?

你不说演义,说三国志,这个行,可人家不会自己看书?再说水浒,这个是宋朝的时候的事情,你改一改,可以改一些符合唐朝的环境,但你能改水浒的那种思想吗?红楼,那个改起来似乎有点难度。

主要是语言问题,京腔,不是普通话,也不是现在这种近乎于粤语和客家话的东西,我们之所以能够听懂,我是去的地方多了,你可能是专门学过。

那种京腔又叫四九腔,就是北京四九城的意思,红楼的京腔与咱们那时的还不一样,应该叫清京腔,你不如,那时问你吃饭了吗?怎么说?

‘有吃吗?’‘有吃’,也算是一种京腔,但红楼的不是这样,红楼最常见的说法是‘吃了么爷儿’‘吃了么哥儿’你答的时候就不能是‘有吃’‘吃得’那不是红楼,你得答‘请了呢’‘号着儿’,这才是清红楼风格,你找谁演?如何编排?情节怎样搭配?”

王鹃听傻了,尤其是那个红楼,听张小宝说的头头是道,还真不好分辨“小宝,你说那清红楼风格是真的还假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谁又知道他真假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说是吧?”

张小宝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

王鹃却是没有在乎什么真假,盯着张小宝看“张小宝,没看出来呀,小嘴一张一合的,说红楼就用红楼的话来说,这么说你对红楼也有些研究?”

“有什么研究,我烦,就是今儿你爱我,明儿我爱她,后个儿她死了,大后个儿我出家,来了、去了、走了、留了,总是那么个情儿,还有一回了说儿,恶心,快吃饭,那两块肥的一人一片,我吃大的,你吃小的。”

张小宝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这上面,随便敷衍一句,底头又吃起来。

王鹃愣愣地把小的那片肥肉夹起来,使劲地在蒜酱碟子里压两下,直到那里的蒜有不少粘到肥肉上,这才一张嘴塞进去。

张小宝则聪明多了,把那肥肉在碟子里面给弄碎了,又往碟子里倒了点汤,仰头一口喝进去,抓起一个姜片扔嘴里,嚼两下,终于是好受多了。

百姓们不知道两个小娃子在那里说的事情,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只明白县令大人把自己的护卫给赶到一边去吃东西,还带着孩子一同过来,似乎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带着家人与民在一起,还有更好的县令吗?

一众百姓吃的高兴,张小宝和王鹃吃的也不少,张忠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就在他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两匹快马从那县城的方向飞驰而来。

“报~!码头下游二十里处,有一商家船队被截,二十船货物,全别抢了。”来人连马都未下,就在那里高声地喊道。

张忠吃了一惊,扭头看儿子和儿媳妇。

张小宝把筷子一放“给脸不要脸了,明天去见识一下,谁胆子这么大,应该不是华原县的人。”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小河货物又被截(第六更 月一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