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雄秦崛起>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
政能够平稳运行,这些重卿的地位还是不会动摇。

新政推行,韩悝仍旧是大秦国相,哪怕是封疆大吏的明子夫此番归入朝堂,也必定不会是六部正卿这般屈待的。

宛城,四方楼。

这里是秦国都邑内最大的酒楼,每日进入其中的达官显贵,公子王孙不在少数,无人敢在这里惹事,因为众人皆是知晓这四方楼与秦国公室嬴姓林氏有着莫大的关系。

曾经有着不开眼的地痞流氓前来这四方楼滋生事端,但是事后却是被官府流放千里之外,途中更是受到了宛城当地豪侠的刁难,生不如死!

这里最大的特点便是养士,受到四方楼的照顾而居留在秦都宛城的士子人数足足近万人。

因而四方楼内也是设置当初类似于【百石台】这类的让士子集聚声望、脱颖而出的机会,其中有着议政之地,此时的秦庭对于民间并未有着【妄议朝政】、【滋生言乱】等罪名的压制,作为当世稳稳地强国,秦国的朝政因为新颖超前,总能够引起来士子们的广泛讨论。

这场中便是有着一位士子,衣着简朴,虽然谈不上寒酸,但也是能够看得出来其出身并不高贵,应该是二十余岁的年岁,却是有着一双令人难以忽视的锐利眼神。

其高谈论阔,对于各种野史杂谈拈手就来,众人皆是知晓此人乃是上蔡前来秦国游历的游士,荀氏,众人皆是称呼其为荀家大郎。

只见其站在中央的圆台之上,便是对着众人言道:“新政规制已出,此番秦国新政的确是惊世骇俗,这秦国恐怕是要变天了啊!”

四方楼的士子虽说是受酒楼的照顾,但是其中也是有人寻到了主家投效,其中不乏是有着当朝的权贵。

听闻李大郎这般说,当即便是有人开口问道:“荀家大郎预言朝政之事,素来准确,不求细节,还请大郎将日后秦国朝堂的大体走势告知于某等,好奔个出路!”

这荀家大郎当即是点了点头,对着众人道:“秦国此番新制,还是臣首尊国相,这一点恐怕用不着用多费心猜测,这国相之位么……恐怕三年之内,除却韩相,他人染指不得!”

众人闻言,皆是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韩悝的相府之中被人叩开了门扉,前来的是宫内的侍监,陪同过来的还有近百禁卫,为首的侍监芮对韩悝言道:“国相大人,君上早就让内府铸造了新的相印,今日拆迁下臣为国相送过来了。”

韩悝的面色波澜不惊,看了一眼那新的相印,以及后面玉案上的新式朝服衣冠,当即是点了点头,令人接下来了,且是对侍监芮行礼谢过了一番。

待侍监芮离开之后,韩悝的目色方才是落到了这新相印之上细细打量的起来,旧式的相印已经是被用的黝黑了,不及这新相印十分之一的大气贵重。

新相印之下还有一份诏书,上面韩悝扫了一眼,乃是新君拜韩悝为国相的内容,上面是秦君的大印,而下面的位置却是放置着新相印。

韩悝缓缓地拿起来新相印,这才是发现“秦国相悝”四个秦篆大字紧紧地排序在新君的大印下。

相印入秦君诏书!

也算是知晓新君脾性的韩悝知晓这意味着什么,当即脚步滞下,喃喃开口言道:“这是新君交给了臣吏制任选之权啊!”

四方楼的荀家大郎,喝了一口茶水,又是继续说道:“然而国相之下,尚有右丞相、左丞相、御史大夫、此三者虽然名不若国相位置尊贵,实则却是权位与国相相当,此乃秦国新君的朝堂制衡之术啊。”

“国相主管政朝六部的吏、礼二部,右丞相则是对应户、刑二部,遍观秦庭诸卿,能够胜任者虽说是屈指可数,但还是有那么几个人的,某预测,乃是南郡守明子夫!”

“明子夫治理南郡,大成于秦,秦庭之资历功勋,旁人不可及也,这国相之下的第一权臣,自当是归于明公大人!”

果然,明子夫刚从秦宫侍监接过了【秦右丞相】之印。

长沙丞乃是明子夫的恩师,正在明子夫的府上落住着,见到这一幕,也是颇感欣慰,已经是年近六旬,体力已经是逐渐不支了,此番回到宛城正是为了乞老卸下长沙丞这封疆大吏的重担!

见到明子夫将【秦右丞相】之印揽入怀中,亦是高兴不已,这右丞相没有落入传言中的东宫首席幕僚张禄的手中,就足以证明了新君对于这些先朝老臣继续重用的态度!

“君上如此,先君无忧啊!”亦是如此感叹道。

四方楼,荀家大郎亦是言道:“左丞相对应兵、工二部,秦庭兵制暂且不明,不过秦庭为了新制安稳,必当是首先考虑资历,思前想后,某认为,长沙守范宣和江夏守冯简皆可为左丞相,但再次思量,恐怕辅佐新君当初治理江夏,组织兵事的江夏守冯简可进阶左丞相啊!”

“并非是说长沙守范宣不适合左丞相,而是此人乃是不折不扣的法家出身,秦国新律乃是其辅佐韩相制定的,正是因为如此,长沙守的进身之阶对应的应该是监察官吏的御史大夫!”

见到荀家大郎这般说,不乏是有人疑惑道:“荀大郎先前是说过,秦国新制首重资历,为何不看好司寇沈案、太史夏无怯等先朝重臣?”

闻言,荀家大郎也是扬起来了讥嘲的嘴角,当即也是说道:“坟冢枯骨,留存秦庭尚且是不容易,何况是更进一步!”

四方楼本就是各家各户的兵宾客云集,沈氏、


状态提示: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