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明略>第152章 无知小英子(上)
,从种种迹象来看,似乎短期之内,不会出兵。

而己方的形势更是难以琢磨,当地的百姓只后撤百余里,当地的官衙也只以安抚为主,似乎并没有长远的打算。

如今真正上场的兵力只有当地已经到位的五千兵马,即便朝廷的五千骑兵赶来,也仅仅是一万的人马,面对数万的劲敌……

难道?宗武心中一阵疑惑:“这次双方真的没有大战?仅仅是一场试探,还是妥协?”。

当然,还有同样为北方虎狼的女真,是否真与目前的局势有关?

若果真如此,那师弟的眼光确实太厉害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宗武紧握双拳:“事已至此,小规模的开战是势在必得,定要杀出个样来”。

宗武暗暗盘算着:“自己的先遣队比指挥使耿攸军的大军早三日启程,五千多人的行军度自然比不上二十多人的先遣队。不过也就是六七日的事儿,一旦指挥使来此,大军由他统一调遣,想要自己做些事情,就没那么容易了”。

时间不多了……

京城、若一当铺。

罗英正在二楼包房歇息,自从午后看着外地运送药材的马车停在隔壁回春药铺后,他便去找刘小二,之后便是坐堂郎中:“腹痛”的毛病又犯了,开个方子,又在后院的砂锅熬药。

药铺打烊后,罗英直接拉着伙计刘小二去了酒楼,一番痛饮之后,二人晕晕乎乎、口舌都捋不直了,这才互相道别,各自回了家。

一阵小憩之后,他慢慢来到当铺的后院,此处距离药铺的后院也就是一墙之隔,以他一个曾经衙门差役的身手来说,越过这道墙,简直是易如反掌。

“嗯?怎么又是这些东西?”,罗英借着灯光,小心翼翼的打开药箱。

此刻窗外月光正明,算是安慰,也算是掩护吧。

说也奇怪,这些药箱全部没有上锁。

这个疑问,罗英上次就趁喝酒之时问过刘小二,没想到这小子却淡淡一句:“这有什么?都是些草药,干嘛还要上锁,遇到打劫的,人家盗贼也懒得翻腾半天,否则便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如此一说,倒也能说的过去,华丽装饰、车马相互,甚至请了家丁、镖局之类的押运,那即便箱子里装的是稻草人,恐怕也有不少人会铤而走险。

反之,则大不一样。

《水浒传》中所说的,大宋年间,著名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便是如此,若非提前走漏消息,恐怕是没有人会对这些破破烂烂的商队下手的。药材是值些银子,可毕竟不同于金银,既不能变现,也不能当古董,谁会打他的主意呢?

可是,这些又能说明什么呢?他现在已不是蠡县县衙的差役,破案已经与他无关,而找到药箱里的东西才是重点。

翻腾半天,都是些又黄又黑的干药材,罗英失望:“最后一箱了,要是再没有现,仲大哥,那就不要怪我了,困死人了……”。

“字画?这里边怎么会有字画?”,罗英有些不解的缓缓打开那卷白纸:“人像图?画的这是什么啊?

落款人是阎立本,莫非,这人像是此人所画?”。

罗英缓缓将画卷好放回箱子,恢复原状之后便缓缓离开房间,嘴里却嘟嘟囔囔:“这个叫阎立本的画的一点都不好,这画估计都不止一百两银子”。

当罗英有些失望的回到当铺再次呼呼大睡没多久时,隔壁的回春药铺的大门被缓缓打开,一群黑衣人秘密来到后院……

而与若一当铺相隔数街的妙手药铺同样一道身影掠过,与罗英不同,仲逸只是轻轻一点,眼前的墙壁、屋檐仅仅是个摆设。

按照与罗英之前所说,仲逸一介书生,自然无法参与这种夜间行动,只得等当铺打烊后才慢慢溜达出来,此处大多为店铺,没有住宅,晚上门店关门打烊后,周围的行人自然就少了很多。

罗英去了隔壁的回春药铺,剩下林大与小刀的这家妙手药铺只能靠仲逸来“光顾”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此,此处不比若一当铺隔壁,仲逸只得确定四下无人时才可进入,但如此一来,往往要比想象的晚了一步。

等那道矫捷的身影越过屋檐,还未落到地面时,却明显感觉到一旁屋子里的灯光与说话声……

快移动靠墙一侧,仲逸环视四周,确定院内无人,他便再次慢慢移步至窗前,想一探究竟。

“轮你了,三人中,就数老子喝的最多,这次干了”,灯光下,一个满脸硬黑须的汉子端着酒碗,脸上红扑扑的,隔着窗户纸都能闻到那浓浓的酒味。

“好,兄弟们一起为张大人办事,这次顺利进京,回去就等着领赏吧”,另外两个红脸汉子爽快的举起酒碗:“都在酒里,干了”。

“张大人?”,仲逸心中暗暗不解道:“这药材,与官衙有什么关系?”。

屋内,一阵笑声传出,三人一饮而进,随手将酒碗甩在桌上:“此次我们张大人将东西送出去后,相信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再升一级,到时兄弟们就跟着达了,哈哈哈……”。

那红脸汉子将脸凑上前来:“二位兄弟,听说了吗?据我在京城衙门做事的表哥说,这些东西是经过一个姓罗的中书舍人,最后再辗转到别人手里,最后估计都能到小阁老手里……”。

“不要乱说,我们只管送东西,小心你的舌头”,那满脸黑胡一本正经,却不由自主的笑出来:“不过把价值一万多两的东西放到药材里运到京城,


状态提示:第152章 无知小英子(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