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仙侠修真>天书奇谭>第三章 前路
者优化的可能,剩下来的只是单纯的重复罢了。

这种重复,和他这段时间所做的其它炼化,没有任何分别。

但枯燥而单调的重复炼制并非毫无意义,它不仅为摘星行动的准备工作提供了许多预料以上的珍贵材料,使得整个行动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也让吴解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沉淀,一次磨练。

修炼数十年来,他虽然常常闭关苦修,但修炼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而且修炼的同时,也会伴随新法术的练成、法器的炼制等等,所以从不会有枯燥之感。

但这一次,他经历的就是彻彻底底的枯燥。这种枯燥充分磨练了他的心志,让他精神状态变得更加沉稳。

当他刚开始炼化材料的时候,他的身上充满了大战带来的锐气,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刃,随时准备和任何敌人大战一场。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和沉淀之后,他的气质就变得深沉和内敛起来。在外表上看不出任何的非凡,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在街上随处可见。

此刻的他如果走到人群里面的话,就算是富有阅历的老江湖,也无法将他和那些寻常行人分辨出来。

“磨去繁华,返璞归真。”瑞龄长老来取一批请他提纯的药材时,见他如此模样,忍不住赞道,“能够领悟到如此境界,你在心性上已经达到了凝元层次。接下来需要的就只是积累法力,将罡气培养到极致而已。”

吴解笑了笑,微微欠身以示礼貌:“弟子能够有所成长,都是师门的栽培。”

“哈哈,不用这么客气!你积极上进,那是你自己的功劳。师门可以帮你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修炼项目,却不能真的代替你修炼——要是靠栽培就能栽培出你这样的人才来,本门早该有成百上千个还丹祖师了!”

说着,这位随和的长辈就笑了:“要是真的有那么多还丹高手,我们呼啦啦涌出去,直接就把天上那颗彗星拽下来算了,何必这么麻烦!”

吴解也笑了,他知道瑞龄真人是在开玩笑——整个九州大地,所有门派明面上的还丹祖师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五十位。就算把各个门派的家底子都掏空了,只怕也凑不出上百位还丹祖师。

瑞龄真人还丹三转,在青羊观二十四代弟子里面,大约可以排在前五。而整个青羊观,一共有十六位还丹祖师——这还没有把镇守星辰殿的两位算进去。

就吴解所知,九州界还丹祖师最多的,大概便是本门。然后是白莲堂,修为相当于还丹境界的高僧约有十二三人;白帝阁紧随其后,大约有十位还丹祖师。

除去这三大派之外,其余的门派还丹祖师最多的就是玄门魁首的万寿山,应该有六到七位,接下来瞰天宗和神刀堂都有五位;再接下来就轮到了以通天派为代表的那些有两位还丹祖师的门派,以及只有一位还丹祖师的门派。

当然,九州界之中绝大部分的门派是没有还丹祖师的。比方说几年前莫名其妙就高手死绝,只剩下一群入道弟子的老君观,他们就只有两位凝元境界的太上长老,其余的包括掌门真人在内,都只是炼罡境界而已。

当然……这已经是过去时了……

修士要进步,一方面需要本身足够努力,另一方面需要上乘的功法,最后还需要一定的机缘。

机缘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道心。

就算是号称盖世奇才的太虚祖师和弃剑徒,也不是生下来就道心坚固通彻的,他们同样需要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个成长的过程往往会伴随着很多的艰难困苦,伴随着许许多多的磨难。

这些磨难,有的针对身体,有的针对心灵。熬不过去的人,要么身死道消,要么走上邪路。只有能够熬过一次次的磨难,才能淬炼出坚固稳定、通彻清明的道心,从而在纷乱的思绪之中明晰本心,最终得以成就还丹。

想要经历种种磨难而不陨落,各种各样的帮助是一个方面,本身的感悟是一个方面,神秘莫测的运气也是一个方面。这所有的一切加起来,便被称之为机缘。

师门可以提供部分机缘,然而归根究底,机缘的核心还是在于自己!

所以古往今来,从没有人能够仅仅依靠外来的帮助成就还丹。每一位成就还丹的祖师,都是心志坚定、心思清明的人物。无论他们是正是邪,是善是恶,在做人方面都有着令人敬佩和仰望之处。

吴解当然也是想要明了本心成就还丹的,所以他很感谢师门给自己提供的这些磨练,将其视为机缘的一部分。

“哪有那么复杂啊!”茉莉很不屑地说,“当年我们培养弟子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多关窍!”

“我一直有所怀疑……”吴解说,“按照你的说法,当年你们是把大批有资质的年轻人聚集起来,然后统一进行残酷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修士死去,大概十万个人里面才能成就一个金丹,对吧?”

“是啊,我觉得效率挺高的……”

“但我就奇怪了,按照你们那种培养方法,弟子们真的能够道心坚固,最后明了本心,成就还丹吗?更不要说他们还得一步一步从还丹一转走到九转,最后成就金丹……总觉得很不可思议啊!”

“这个……低级弟子具体怎么培养的,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茉莉有些尴尬地笑了,“但按照我的印象,我们那个时代的修炼者,似乎并不考虑什么明了本心的问题。”

“啊?”这次发


状态提示:第三章 前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