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群芳寻踪>第345章:孙策的教父?
眈眈,若是他取得扬州九郡八十一县,势力将不可遏制。侄儿知道叔父与袁绍、刘表素来有隙,又知道袁绍、刘表素来不尊朝廷诏令,袁绍、刘表乃是叔父的心腹之患,侄儿不才,愿为叔父分忧,请得一支人马,回到吴郡,从扬州袭扰荆州袁绍,遏制他的发展,以策应叔父,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金良一脸淡淡笑容,轻抚孙策的肩膀道:“侄儿,你有此考虑。叔父甚为欣慰,只是扬州一带民风强悍,山越诸部接连造反。严白虎、祖郎、周泰、蒋钦诸贼横行,世家大族各霸一方,不尊朝廷。侄儿你年方十七,甚为年幼,叔父担心你无法应对扬州当地复杂的情形。”

孙策不以为然道:“叔父,您无需多虑,侄儿有舅舅、静叔父、程普将军、黄盖将军、韩当将军以及诸位家族兄弟相助,回到吴郡再召集同乡子弟,应能应付得来。”

金良摆摆手道:“侄儿,你莫要说了。想起你父亲,我就对你不放心,很不放心。”

孙策见金良态度非常坚定,只得回去跟众人商议,说金良担心自己年幼会步父亲后尘,故不借兵。

朱治听罢,连声道:“少主你糊涂啊。你怎么能那样说呢,你知道金良真的是担心你会像先主那样,金良是担心你羽翼丰满,脱离他的掌控,他借给你的兵马无法收回。你若是说自己能应付得来,他越不敢借兵给你。”

孙策无奈摊手道:“朱先生,事已至此,该怎么办呢?”

朱治想了一下,恍然道:“属下与金良认下的义弟吕范有旧,吕范得金良器重,可让他去探探金良的口风,我们该如何处理才能让金良消除戒心,借给我们兵马。”

朱治前去拜见吕范,吕范非常了解金良的秉性,这个哥哥是一个从来不会吃亏只会占便宜的主,孙策想从他这里占便宜白借兵马怎么行呢?吕范知道金良必定在等着孙策这一边主动妥协,便爽快答应了朱治的请求,前去面见金良,笑问金良到底要孙策那边出什么条件才肯借兵。

金良将自己的条件讲了出来,吕范惊道:“孙策肯定不会答应的。”

金良笑道:“子衡,你还是先把我能给他的一系列优惠条件说给他们听,这样他们就能接受了。”

吕范听了金良向孙策提出的一系列优惠条件,又皱起眉头道:“大哥,你不担心养虎为患吗,孙坚是江东猛虎可惜过于勇猛,孙策这个幼虎不仅有勇有谋,而且善于识人用人又有气度,恐怕他以后的发展会在他父亲之上,我担心孙策会自立门户。”

金良呵呵一笑道:“就是要他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跟袁绍、刘表斗起来,才能遏制住袁绍的发展,才能让我们以后进攻荆州豫州不会那么费劲。至于他会不会割据自立,只要他答应了我那些要求,有那么多桎梏限制着,谅他不敢。”

吕范满面春风地来到了孙策等人住的馆驿道:“少将军,我家主公同意借兵了,借给少将军一万精兵和二千匹战马、十万石粮食,一应兵器盔甲俱全,还保举伯符你为扬州将军,统领扬州兵马,同时孙静为吴郡太守,吴景为丹阳太守,程普、韩当为校尉,朱治为扬州将军长史。”

孙策、孙静、吴景、朱治、程普、韩当尽皆愕然,金良未免太慷慨了吧,不仅给这么多兵,还给那么多马匹、粮食,还给战马,还加封这么多官职。

黄盖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程普、韩当都被封为校尉,为什么他没有被封呢。

孙策、孙静、吴景等人都在万分激动之时,朱治朱君理冷静地对吕范说道:“子衡,你家主公开了这么优惠的条件,想必对我们也有一些不一般的要求吧?”

吕范表情非常平静地说道:“君理兄,将心比心,换做你们借给我们一些东西,若是我们不给你们一些凭证一些质押,你们会借给我们一些东西吗,特别是这些东西借出去以后就没有机会再拿回来的情况下。”

孙策冷静地问道:“金先生,大将军到底是什么意思,请您示下。”

吕范淡淡一笑,没有回答,反问道:“敢问少将军之志?”

孙策在父亲孙坚在世时,只知道无忧无虑地跟孙坚习武作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这次乍逢大变,头脑里充斥的全是为父报仇,没有想过更长远更博大的东西,便不假思索道:“消灭袁绍、刘表,为父报仇。”

吕范点点头,又问道:“消灭了袁绍、刘表,为文台将军报了仇以后呢?”

“报仇以后?”孙策摇摇头道:“我还从未想过。”

吕范声音非常清亮地说道:“少将军,请恕在下无礼,在下愿为少将军您分析一二。消灭了袁绍、刘表之后,你的发展不外乎两点,一则接受朝廷的任命,一则自立割据称王称霸。”

孙策不仅相貌俊美,而且头脑非常敏捷,连忙辩解道:“子衡先生,小子我从未有过自立割据的想法。”

吕范轻轻摇摇头,眼睛稍微瞥了一下程普、韩当、吴景、孙静、朱治等人道:“在下相信少将军现在没有这样的想法,可当你扫平扬州各路叛贼之后坐拥扬州九郡八十一县以后,你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之后,您还会是今天这样的想法吗?”

孙策还欲争辩,吕范轻轻摆摆手,止住孙策说话,厉声说道:“少将军,请恕在下直言,我家主公忠于大汉朝廷,立志于中兴大汉,借你兵马,一则是为了全他与令尊的兄弟之情,一则是为了成全


状态提示:第345章:孙策的教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