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北境之王>第230章 新的方略
孝,立即给荀长史写信,命他和张郃离两万兵马坚守冀州,其余的人马,都调到馆陶来。”

…………

五日之后,冀州的大军和粮草,陆续地进入了馆陶城。

袁绍和曹操二人,在馆陶城里都有自己的探子,馆陶大军云集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邺城和东郡。

曹操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召集了手下商议,讨论韩湛集结这么多兵马,到底是所为何事?曹操手下有五名著名的谋士:郭嘉、荀彧、荀攸、贾诩和程昱。此刻,前面三位已经在为韩湛效力,而贾诩如今还在李傕、郭汜的手下,能为曹操出谋划策的,是剩下程昱一人。

程昱从文臣队列中走出,朝曹操拱拱手,说道:“启禀抬手,以昱之见,冀州兵马云集馆陶,乃是为了攻打邺城。”

程昱的话刚说完,曹洪就接着说:“邺城墙高池深,冀州兵马要想取城,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冀州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对于韩湛即将攻打邺城的行动,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要他们派兵马围住邺城,然后分兵去取其它的城池,很快就可以将邺城孤立起来。等到城中的军民,发现邺城已经是一座孤城之时,就会人心浮动,到时冀州兵马再发起攻击,定可事半功倍,轻取邺城。”

“程昱先生所言差异。”曹仁也从人群中站出来,对着曹操说道:“分兵作战,乃是兵家大忌。若是冀州兵马一边围城,一边分兵夺取其它的城池,一旦计谋被袁绍的谋士识破,趁机反扑,就有被击溃的可能。”

程昱呵呵地笑着说:“曹仁将军难道不知,冀州本就是属于韩家,不过是被袁绍巧取豪夺罢了。郡县的官吏,多是韩家旧部,只要韩家小子登高一呼,邺城附近的诸多城池,就可以不战而下。”

“程昱先生所言极是。”曹操听了半天后,终于开口说话:“先生,若是冀州兵马与袁绍开战,我们应该相助哪一方呢?”

“两不相帮,作壁上观。”程昱向曹操建议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待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之时,我们再出面做和事老。若有可能,还能坐收渔翁之利,从袁绍的手里取得几座城池。”

“此计甚妙!”曹操点点头说:“那么就依先生!”

…………

邺城,袁绍官邸。

袁绍得知韩湛的大军云集馆陶,慌忙召集众文武来议事。等人来齐后,他将馆陶城内大军云集之事向众人说了一遍,随后问道:“诸位,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逢纪首先站出来,对袁绍说道:“主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邺城还有五万兵马,再加上墙高池深,韩家小儿要想夺取城池,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颜良文丑二人,刚在赵云、黄忠等人手下吃过败仗,正心有余悸,此刻听说冀州兵马云集馆陶,即将前来攻打邺城,心里也有些着急。颜良连忙出列说:“主公,邺城虽有五万兵马,但大多是新募之兵,未曾经过战阵,若是和冀州军交战,恐无胜算。”

袁绍是个没主意的人,听到颜良这么说,心里越发发慌,他扭头望辛评问道:“辛先生,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

辛评若有所思地说:“逢元图所言有几分道理,若是韩家小儿的大军来到,我们只需闭门不出,待他们粮尽,自然就会退去。”

而刚来到邺城的郭图,则忧心忡忡地说:“若是我们固守邺城,冀州兵马只要围住乘次,然后分兵去取周边的城池,要不了多久,邺城就会成为一座孤城。一旦城中军民知道此事,就会人心涣散,接下来的仗不用打,就知道已经是输了。”

“公则,你所言大谬。”逢纪听到郭图在和自己唱反调,立即跳出来说道:“我城中有兵马五万,要想围住城池,韩家小儿用于围城的兵马最少要有六七万,他哪里还有多余的兵马,去夺取周边的城池。”

“元图,你莫忘记了。”郭图提醒逢纪说:“冀州忠于韩家的官吏不少,若是听说韩家小儿亲自领兵来夺取邺城,还不趁机倒戈!……”

袁绍听到众人争论不休,不由头疼不已。他原来手下人才济济,但遭到了韩湛挖墙脚,结果能干的谋臣武将,都跳槽到了韩湛的手下,如今连个能拿出好方案的人都没有。过了许久,也没吵出个结果来,他气得在桌上重重一拍,大声地说:“别吵了。”

等议事厅里重新安静下来后,他怒气冲冲地说:“我把你们叫到这里,是为了研究一个应对韩家小儿的方案,不是让你们在这里吵架的。”

看到袁绍发火,众文武都乖乖地闭上了嘴巴。始终没有说话的辛毗,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朝袁绍深施一礼,说道:“主公,韩家小儿麾下兵多将广,再兼粮草充足,把邺城围上一年半载,也完全有可能。若是我们坚守不出,一旦城中粮尽,就不战自溃了。”

“佐治,”袁绍听辛毗这么说,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问道:“你可有什么良策,来化解这场危机呢?”

“东郡太守曹操,与主公交情不浅。”辛毗字斟句酌地说:“若是派人前去东郡求援,向曹操陈述厉害,让他出兵相助,想必冀州兵马不敢全力攻打邺城。”

辛毗的计策一说出来,他的哥哥辛评就立即表示了赞同:“主公,舍弟的这个主意不错。若是曹操能出兵,韩家小儿担心腹背受敌,必然不敢全力攻打邺城,到时邺城就能高枕无忧了。”


状态提示:第230章 新的方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