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万历中兴>第一百七十六章 教化
“我教给你的,你都背会了?”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蒙’古少年,顾宪成不紧不慢地问道。

“背会了!”少年点头说道。

“背给我听。”顾宪成说道。

“《山海经》云犬戎与夏人同宗……《史记》曰匈奴,先夏之苗裔……继而鲜卑兴,匈奴各部多冒称鲜卑……”

点了点头,顾宪成满意地听着少年把自己所阐述的游牧民族的起源给背的滚瓜烂熟,无论是少年的背的流利速度,还是他自己的文章水平,都让他感到满意,尽管他写这篇文章用的资料很多都不太靠谱,有些甚至属于完全没有边际的神话故事,但没关系,反正他的目的只是让游牧和上古圣君黄帝流落到草原的不肖子孙挂上关系而已,只要是引用古籍,能够让人相信就好了。

“老师,为什么要背这个,朝廷考试好像不需要求这些东西。”少年背完疑‘惑’地看着自己的老师问道。

“这是你们的起源,你们都要铭记。”

少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显然不太明白背自己老师写出来的‘蒙’人起源有什么意义。

“其他人都背会了吗?”顾宪成问道。

“我聪明,他们连一半都还没背下呢!”少年自豪地说道。

点了点头,顾宪成转头掀开大帐,一帮穿着‘蒙’古袍的少年们正抓耳挠腮地背诵着和刚才少年背的相同的东西。

《山海经》上的东西到底算史料还是神话故事,这要看人自己的理解了,《史记》上东西的真实‘性’,那就是太史公的节‘操’问题,鲜卑崛起后匈奴各部也都相继自称鲜卑这个倒是有记载,有些可信度,但是鲜卑人是黄帝之后,这事情只有鲜卑人自己承认,然而自从北魏汉化之后,连个自称鲜卑人的家伙都找不到了,谁知道他们是真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至少从常理上分析,显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管他们的当初的目的是什么,反正这些和顾宪成没有多大的关系,唯一值得肯定的是,这种不管真假我就当他是真的‘精’神,是顾宪成正在不断学习的,毕竟从一个空谈的东林君子变成一个合格的大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说顾宪成发觉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有什么不对了,而是他堂堂一个万历八年的进士,尽管是二甲第二,让人不得不吐槽的万年老二,但是好歹也是一个优秀的进士!才三十多岁的他可是有自己的抱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堂堂东林先生可是有平天下只能的,就是把他贬到草原上来他也要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

改变不了大明的思想那就改变‘蒙’古的思想,不能祸害大明朝廷那就祸害‘蒙’古,无论到哪里,他顾宪成都是一个合格的东林君子。

“老师,我们‘蒙’古人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是从华夏黄帝时代到达这片土地上的?”‘蒙’古少年疑‘惑’地看着监督着一帮好友背书的顾宪成,好奇地问道。

“成吉思汗只是凭借武力征服了你们草原上的各部而已,在这之前,你们不存在吗?”顾宪成面‘露’微笑地说道:“大明击败所有反抗他的敌人,但是对‘蒙’古却是仁慈的,为什么?”

为了让‘蒙’古人给咱们放羊!要是由英国公张维贤这样的大权贵资本家来解释,这无疑是非常合理的解释,但是顾宪成显然不会给自己的学生这么说。

“彻臣,你记住,因为对于同样的炎黄之后,大明是仁慈的,大明皇帝是乐于让你们成为他的臣民的。”循循善‘诱’地引导着‘蒙’古少年的思维,顾宪成像一个神棍一样的说道:“所以你们现在成了大明的臣民,不是王公们的农奴。”

“所以我们也算华夏对吗?”名为彻臣的‘蒙’古少年兴奋地问道。

“先把这个背了。”顾宪成拿着本书在少年面前说道,上面的两个大字,赫然是大明儒生必读的《论语》。

仰慕汉学的少年,以及循循善‘诱’的儒者,无论原本的历史上顾宪成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至少这个时空,他已经有成圣的潜质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六章 教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