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络游戏>暗黑大宋>第661章 自曝
大家点头道。

“然后我再说其他,首先说宗教,百姓需要信仰的,因此需要宗教。不过得对宗教做一些限制,合法的宗教只能是佛道二教。其他宗教一律不得推广。但道士与和尚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姓户数比例的千分之四,每个道士和尚可以拥有一顷观田或寺田,可以免其赋税,但不得超过这个面积,也不得接受百姓捐献的任何田宅。否则就要强行其还俗,退还田宅,但可以接受百姓其他形式的香火捐赠。另外,无论道士或和尚。不得以任何形式误导百姓有病不医,欺男霸女,敲诈勒索,教人自残,颠覆官府国家。秘密聚会,强行控制教徒,攻击别的信仰,教人破家荡产去赡养自己,各种淫祭以及残忍祭祀,否则就定为邪教分子,重则斩杀,轻者黠字流配。我要的是真正教人向善的宗教。”

不一定佛道就是好的宗教,就象王则的弥勒教,那就是宋朝典型的邪教。而非是什么农民起义。

但王巨在这里强调着重了一个攻击性,这是预防未来的,西边已经开始圣战了,而且还打胜了……

另外就是防止大和尚们过份贪婪,赚香火钱没关系,但别参与到兼并中。

“这个还真要重视,”陶青说道,因为下面已经有了自发的各种各样的宗教,这是堵不住的,不如主动疏导之。

“希言。明年财政能缓一缓,抽一点钱帛,各市皆兴修一寺与一观,从中原再请一些愿意弘扬佛法道法的真正的道士与和尚前去。让他们将百姓的宗教观念引向正确的方向。”

“好。”

“然后我再说赋税,先说两税,富田之所,两税比例是十抽一,但不得超过这个数额,也不得有各种变相的摊派。违反者,立即罢免其职位。中田之所,两税比例是二十抽一。下田之所,免去两税。如若缺粮,由官府与商贾共同购买之。商税仿照我朝过税与往税,一市之内,任何商货,只抽一次过税与往税,不得以任何形式反复抽税。一路之内,抽两次过税,全境之内,抽三次过税。”

“茶酒盐矾如何之?”陶青又问。

“征商税,不得专榷。”

“如果朝廷更改呢?”

“形成惯例,况且是海外,即便以后朝廷委任官员管理,也不能让他们擅动。若擅动,下面各个临时官员可以带着百姓将其用一些方式撵出其管理的区域。”

“这个……”陶青本来还想说,忽然笑了起来,这个朝廷管理也不能当真哪,真能管得着吗?

“那水利与道路如何兴修?”

“小型的由亭长镇长决定,农闲时让百姓自发兴修,如果大型项目,则由镇长上报各市官员,由各市派出官员考察,然后拨出专款兴修。”王巨顿了顿道:“不过得做一个甄别,何谓大小,一万工作日以下的工程即为小型工程,由各镇自己负责。以上则为大型工程。不过这些工程在决策前,必须也要聚集百姓投票决定,六成百姓支持者才能通过,立项提议。”

“这个主意好,上下共同监督。”诸人皆赞成道。

实际这就是王巨想出来的制度,结合了前世两种制度的综合体,下面分权选举,也就是所谓的民煮,上面集权,以保持高效与政策的连贯性。

不过科举用人制度在这里消失了,也变成了选举制度与磨勘制度的结合体,亭长镇长是选举,表现出色,提一步提拨,不过想得到百姓在这下面两级认可,必须要学会爱护尊重百姓。但从市一级选举消失,变成了磨勘。试问下面百姓真的能知道市长省长做得好不好?扯么!

教育继续重视之,但还归了教育的本来面目,让大家掌握更多知识,再用这个知识换取更好的生活,并不是为了做官。能做官的读书人实际在宋朝占了多少比例?反而将许多读书人整变成了书呆子,一家子都拖下了海。

效果是两种制度的完美结合,还是不伦不类,那得看执行后的效果了。

“我再说工商,明年可以逐步拨出一百万贯钱帛,如果有信心与勇气者,可以向其贷款,资助其种植、养殖、以及兴办各种作坊,商业贩卖。但有两条,所募百姓必须自己从内陆劝说过来,不过我们可以免费提供船只让其往返。其次利息是年息一分,若是从事航海贩运者,考虑其风险与暴利,则是二分。最后一条,家人有商贾行为的皆不可以担任市以上正级官员。以免象我朝这样产生太多的不公。大约就这样,你们看还有什么补充的?”

其实宋朝也禁止官员经商,但没有执行好。

实际这样一来,整个海外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行政方面的管理,还有一部分是属于自己的产业,包括船队的航海收入,一些获利大的种植养殖业,矿业。开采业。或者用宋朝制度来区分,一是国库,一是内库,但这个内库远比宋朝内库所占收入比较例大得多。

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的雏形了。

刘绍先说道:“少保,我们可以直接与倭国天竺大食交易了。”

这句话说得很委婉。

去年弄出来清凉油,于是那边开始大肆种植薄荷,移载樟树,这两样乃是主料,然后在里面加了一些丁香,桂皮油等材料。基本与清凉油效果差不了多少。作用很多的,可以防止瘴疠,驱风镇痛,治疗风寒风热暑气、蚊虫叮咬、烧伤烫伤、体臭便秘,还能消炎止痒,晕船不适,止恶去邪,清神明脑。

然后又刻意烧出一个个漂亮的小瓷瓶


状态提示:第661章 自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