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九岁封后,掌管后宫六年余,不说后宫安不安稳,反正只要有人搞小动作,必定是小心翼翼背着她,不敢让她知道的。

国母的威仪很到位。

皇帝很信任她,由于沈十三在宫中走动频繁,皇后又经常替皇帝红袖添香,两人见到的次数不少,沈十三对她还算了解。

她在后宫叱咤风云,用些手段整治妃嫔肯定是免不了的,但她在后宫如何,是不会把手伸向沈府的后院的。

不论什么原因。

因为沈十三不会容忍,换言之,皇帝也不会容忍。

他知道对方支走自己,肯定是有什么话要跟江柔说。

那就说呗,反正老子的媳妇儿最后还不是要跟我说!

你把我支走有什么卵用?

沈十三走后,皇后才开始仔细打量江柔,面上平静非常,心里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沈十三的这个夫人……

像!完全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天底下为什么会有如此想像的两个人?

还是她们之间本来就有什么关系?

可是……不可能的!

张皇后敛下心头惊异,不动声色的让江柔坐下说话。

皇后都站着,江柔哪里敢坐着?!

因大家都知道江柔的胎不稳,皇后看她拘谨,就让人给自己抬了座椅,先坐下,免得江柔站得太久动了胎气。

那她真是浑身长嘴都说不清楚!

江柔见皇后坐下了,自己才敢扶着肚子坐了。

她动作缓慢,张皇后看她落座,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时隔多年,她穿越时空,又见到了当年被她当做信仰来崇拜的那个人。

那一举一动之间,简直是像极了。

一样有一双弯弯的眉,圆圆的眼,五官之间几乎挑太大的不同。

只是性格看起来不甚相似……

江柔落座后,张皇后对大宫女使了个眼色,大宫女带着一干人等退出了星月阁。

江柔是个聪明人,一见这阵势,也转头看了采香一眼。

采香就跟着宫女们的步伐一同出了星月阁。

张皇后甚为满意,民间的女子若是都似这般,这些勋贵之女反倒是比不上了。

张皇后也语气也不急躁,当真如她所说一样,像是在闲话家常,“你的哥哥江蕴,你知道多少?”

她这话说得没头没脑,江柔完全没听懂她话里的意思。

什么叫做她对她的哥哥知道多少?

江柔就问,“皇后娘娘说的知道多少,是指什么?”

她已经不像一年前一样,那样惧怕陌生人,在攻击型长相的人的面前连说话都要结巴。

她成长了不少,至少,现在在皇后面前,她能够平心静气的对答如流。

张皇后一听她这话,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

她不知道。

皇后说:“你哥哥上两月入了朝,你知道吗?”

皇宫里的人说话就这毛病,说话从来不直说,仿佛谁说话的弯子绕得远,谁就能活到最后一样。

她说的事情,江柔在沈十三和江蕴的谈话之间听过一两句,隐约知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就说:“回皇后娘娘,是知道的。”

皇后先停顿了一下,用一种可以称得上语重心长的语气道:“陛下给了江蕴参事的职位,对他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来说,算是厚待了。”

江柔知道她的话没说完,肯定还有后半句,于是就作出聆听的样子,静静等待她的后半句。

果然皇后接着说,“称了陛下的臣,那就是陛下的人,拿了朝廷的俸禄,江参事就须得对王朝尽忠。”

皇后的语气还是很平和,比起之前,半点都没变情绪变化的样子。

可她这话说得可轻可重。

什么叫做须得对王朝尽忠?

意思是江蕴现在对王朝不忠吗?

对这样的话,江柔不敢轻易的接,可是她不知政事,平时听到的一两句,都是从沈十三的嘴巴里漏出来的,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如若贸然接这种话,恐怕怎么回答都不是标准答案。

思来想去,她决定化被动为主动,于是直接对张皇后说:“皇后娘娘的意思,臣妇不懂,还请娘娘明示。”

皇后从手腕上脱下一个手镯,轻轻的套在江柔的左手上,一边套一边说,“沈战乃是一国将军,你跟在他身边这么久,许多事情,也应该亲眼见着了。”

“目前的状况不是很乐观,各国都想一争天下,弄得民不聊生,哀嚎遍野,百姓饱受战争之苦,而大秦在列国里,实力较强……我这么说,你懂吗?”

江柔的手被张皇后握住,她的手心有些烫,温度传到她手上,而手腕上的玉镯冰凉,一如她的心情。

她就是张皇后口中,饱受战火之苦的百姓。

张皇后说的话,她懂。

可是她不懂,她就是一个女人,跟她说这个,有什么用,或者有什么目的?

张皇后的目光平和,将玉镯在江柔的手上套牢之后,说,“江参事有一直自己的武装,陛下希望,他能够以大局为重。”

江柔这下懂了。

大局为重的意思,就是希望江蕴把自己的武装上缴国家。

先不说人家自己的武装力量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的交给国家,单说这支神秘的武装……江柔就完全一脸懵逼。

她从小跟江蕴一起长大,哥哥就是个在酒馆里卖酒的酒郎,怎么会有什么武装力量?

就算有,她总该知道点苗头吧?

可是她是第一次从皇后嘴里听到这件事。


状态提示:胎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