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额是蒋门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京中剧变(二)
”赵构被皇权迷失了双眼,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当然并不是屈服于那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父亲,而是屈服于林灵素的阴谋诡计。

“很好,朕给你下诏书,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你可以在城外募集军队勤王保驾。”在京城内太上皇赵佶的命令不好使,远远赶不上官家的影响力,可是在大宋境内,太上皇的号令比官家圣旨管用的多。也难怪如此,宋钦宗赵桓继位的时候,金军围困汴梁城,还没有被地方官接受的时候,金军再次围城。所有人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宋钦宗赵桓压根没有时间去更换地方官员,那些封疆大吏基本上都是宋徽宗赵佶一手提拔上来的,这个现象短时间改变不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圣旨走不出汴梁城。

为什么,官家那么热衷以议和,根本原因就是想抓紧解除京城被困的尴尬局面,好让自己着手更换地方官员,解除圣旨走不出汴梁城的尴尬局面。只要能议和,解除京城被困的局面,他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反正,金军就是要钱而已,大宋朝什么都不多,唯独钱多,只要用钱能解决的事,那就不是事。

把诏书交给康王赵构之后,太上皇赵佶亲手烧毁了林灵素的革囊,他压低声音十分严肃地说道“大宋江山就在此一举了,上面内容,你已经看过了,也自当知道应该怎么做,我再给你写一封密诏,你去拜会,蔡京,童贯等重臣,他们如果同意,就在上面签字画押。”

那么大的事情,没有重臣权贵参与是很难成事的。宋徽宗赵佶相信重臣权贵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只不过是要付出点代价而已。晋升国公,封王成为了他能拿得出手的手段。

康王赵构没有选择,只能应承下来,这个家伙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思索,皇权真的迷失了父皇的双眼,难得他真的没有看出,林灵素这个计谋的问题所在,那不是帮助他老人家复位,而是为自己,为大宋逆天改命。

这一刻,终究还是到来了,太师蔡京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秦王蒋忠很久之前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这个年纪比自己小一多半的年轻人难道是神仙下凡,怎么会算无遗策呢不过,该来的总会来,顺则昌,逆则亡。为了天下黎民苍生,为了蔡家子孙后代,也只能走这一步了。

太师蔡京很爽快地签字画押,他笑着对康王赵构说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老臣愿意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联络朝臣这件事情,殿下您就不用费心了,老臣去办就可以了。您只要说服功勋世家,政事堂的相公们即可。”

“赵构谢过太师。”康王赵构顿时就明白太师蔡京看出来了其中的门道,在暗示愿意效犬马之劳,在这种情况下,才提出他自己去联络朝臣,这样以来知道秘旨内容的人就更少了。

就在康王赵构说服重臣的时候,功勋世家内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会,已经到了百年来最为危机的时刻,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整个功勋世家将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几大家族的家主们吵的面红耳赤,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这个时候,角落里一个冷峻的男人说话了,他冷冷地说道“今天晚上定不下来的话,百年功勋世家将会毁于一旦,你们将会被连根拔起。如果谁要是想着阳奉阴违的话,整个家族男女老少,全都得死。”

功勋世家的家主何等的尊贵,竟然被一个无名小卒呵斥,这让众人脸上很是挂不住。王家的家主气呼呼地说道“放肆,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即便是你的主子,在这里都要矮上一等,你只不过是他圈养的一条狗而已,哪里轮到你汪汪叫。”

“秦王谕旨,违抗者死。”冷峻男人手中突然多出把匕首,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割掉王家家主的脑袋,拎在手中冷冷地说道“家主压根没有直望王家能够顺天而行。明天,王家将不复存在,你们不要以为功勋世家多么了不起,没有军队就像没有牙齿的老虎,是掀不起风浪的。秦王麾下精兵四十万,可以将金军驱赶到北方。至于官家手中有多少军队,这些军队能不能抵抗秦军,这点你们应该最清楚。上百年来军队吃空饷,早就被你们掏空了,羸弱不堪,十七个金国骑兵就能追着两千宋军屠杀,一万金军屠杀十万宋军,这种场景,你们不会不知道。好了,我也不说那么多,金剑卫和金犬卫联合行动,斩杀或者保护,尽在诸位一念之间,你们好自为之吧。”

一百多年来,即便是官家都不曾这样威胁过功勋世家,可是这群高高在上的人却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代表的是秦王,是杀伐果断的秦王,是一个有能力改朝换代的秦王,真的是顺则昌,逆则亡。

高琛阴沉着脸说道“你一个小卒也敢威胁功勋世家,难道就不怕被秦王责罚,要知道本官和秦王可是亲戚。”

“是亲戚,就更应该知道顺应秦王,难得你们高家能够承受住秦王的怒火秦王遇刺,注定是天大的事情,大宋官家都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何况你们呢”冷峻男的语气是那么的冰冷,整个房间好像一下子冰冻了似的,他冷冷地说道“秦王府内,女人不得干政,就是我把高家连根拔起,只要是秦王不降罪与我,那么高侧妃是没法责难我的。金剑卫只忠于秦王,这点是铁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在场的都是人精,就没有必要说太多的废话了,高琛说道“你先出去,一刻钟之后,给你答案。”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一章 京中剧变(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