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中华苍穹>第二百七十章 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忠诚
在静室内与一老者长谈。

“长年饱受荷兰人欺压的南洋华人已是如此富裕了吗?这怕是南洋华人所有的资产的吧。南洋华人忠心体国是好事,朝廷稍微收一点表表心意就好了。要让人家破家为国,朕耻于为之。”说完,光绪示意李鸿章坐下。

“南洋华人还算小有家财。集南洋华人之力千万两白银还是拿的出来,请吾皇不心过虑。老朽代南洋华人谢过皇上恩典。”皇上才说完,坐在皇上对面的长者站起来长鞠到地。

长者长鞠而起,本以为皇上会微笑着让他请坐,却没想皇上脸上如乌云密布。

“你应该自称为臣,李参谋长。”光绪阴沉的说道。

就在李鸿章还不明白所以之时,老者却是大喜。他举手过头长跪于地拜倒在皇上脚前:“臣李玉昌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玉昌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富商。原来曾任兰芳共和国的参谋长,兰芳灭国后,逃至吉隆坡。经商致富。此次清荷宣战,让他看到了兰芳复国的希望。所以清荷一开战,他就从吉隆坡到了坤甸,最后上了回国的军舰。李玉昌有高兴的理由。就是皇上让他称臣。还是以参谋长的身份称臣。他不可能是以大清参谋长的身份为臣,所以就只能以兰芳共和国参谋长的身份为臣。而这一为臣,就意味着大清将正式接受兰芳藩属,而不是百年前兰芳单方面的藩属。至于兰芳复国,从朝廷对荷开战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只要有朝廷支持,兰芳复国就不是问题。…

“李卿请起。”光绪很满意李玉昌的态度,点点头笑道:“朕闻之李卿每每对人言。兰芳不复,誓不归中原。如今兰芳未复。李卿却已至中原不知是何道理呀?”

“乾兴三十九年(1884年),甲申岁,秋八月,总长刘阿生卒于坤甸新埠头,荷人乘送丧之际,出兵而据坤甸。义士梁路义率师与战,斩荷将阿成坚,相持数年。为汉奸所败,路义出亡,而兰芳国终,至此已逾一十三年。可这13年来,皇上可曾听闻荷兰人有将兰芳吞并吗?”。李玉昌反问道。

光绪一愣,却实没听说过。这几年所有目光全部盯在北方,他跟本没留意南方的事情,无论南洋还是吕宋都是中情局一手在操办,他都没过问过。但转念一想,没借着清荷之战正大光明的复国兰芳,反到是要了个自治权。光绪叹到:“一个自治权就是默认兰芳亡国了,这次咱们把事办砸了。”光绪转头望着李鸿章,希望他能提出有效的弥补意见。

李鸿章自然也没听说过,只要荷兰人没有宣布兰芳国被其所灭那就还有机会:“此次是臣等思虑不周,请皇上责罚……”

“闭嘴。”光绪有些生气:“华人自治权就是朕的主意,朕的错还用不着大臣来背。说重点。”

“是,既然事已至此,怕是兰芳此时复国会引起洋人反感。鉴于日本舰队即将回国,除非我们能彻底战胜日本,否则兰芳此时复国必将遭受更加凶残的报复。臣以为,不如先让南洋华人露露口风,以探洋人虚实?”

光绪有些焦躁不安的在房内踱步,良久后才说道:“不妥不妥,英国人转售军舰给日本,就是想靠日本来牵制中国。此时提及兰芳朕担心会引起英国误会是中国在向外扩张,万一因此英国加强日本就得不偿失了。低调还是要保持低调,朕以为就维持现状就好。当然咱们要先在占住大义。南洋华人不是有损献吗?不要急着给,过年时以贡品的名义朝贡上来。不用兰芳的名义,什么都不说,反正就是朝贡。如果将来咱们打赢了日本赢得了南洋的话语权,那到时要怎么说还不是咱们的事。”

“臣以为可行,反正兰芳本是我大清藩属。就算是荷兰明说已灭其国,咱们都可以借恢复藩属名义重新建国。更何况什么都没讲。”李鸿章转而对李玉昌说道:“你们尽快商议出兰芳总长及各级官员名录,只要打败日本。朝廷此时再一分封那就板上订钉了。”

“这样也好。”光绪点点头:“李卿将朝廷的意思带与各位,但不得宣扬。李鸿章转告张之洞,南洋华人行程不变。但改由他陪同考察参观。你与朕连夜回京商议此事。”

李玉昌就这么听着皇上与总理说话,他早已跪在地上低声哭泣。他知道,南洋华人有希望了。

光绪有些烦了。从见到这些人起,只要自己表露出要支持兰芳复国开始,每一次表态就引来南洋华人的哭泣。光绪皱着眉头开始训斥李玉昌:“都是大老爷们,却总是哭泣成何体统。你以为朕支持兰芳复国就真没一点私心?你就以为朕就真的那么伟大?你们都想错了,朕是有条件的……”

光绪话一出,李鸿章就急着给皇上使眼色。看中南洋华人钱财和让其成为前进跳板这种事自己知道就好了,用不着跟南洋华人公开来讲。…

李玉昌管不了这么多。只要有朝廷支持。南洋华人不再经受土人的屠杀,那没什么不可以付出的。所以李玉昌说的斩钉截铁:“只要朝廷能支持兰芳复国并准许藩属,皇上但有条件我南洋华人无不做到。”

“洋人欺凌我中华。无不从海上而至。所以朕的条件是:朕要兰芳成为中国在南洋上的屏障,即使兰芳被打烂了,也不能让战火蔓延至本土。这是要把整个兰芳顶在最前线,兰芳能做到吗?”。

“能。因为我们也是中国人。”李玉昌没有犹豫。

“好。你们行程不变。该怎么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章 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忠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