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帝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辽东奏捷

这几天,万历每天都派人前去询问士子们整理《万历会计录》中数据的进展。所以当朱翊镠一来告诉他整理完毕,他马上就放下手头事务赶到玉熙宫。

众士子将皇上迎出殿内,一个个满怀期待地看着皇上御览他们的工作成果。万历粗略地翻看了一下,这些表格仍然是依照《会计录》的顺序,只是将其中的数据摘录出来,分门别类重新制表。但仅仅是这样,也让原来厚厚四十多册的《会计录》被压缩成不过两、三百页,更加便于查阅。

万历翻看完毕,问道:“数据都核对过吗?”

朱翊镠兴冲冲地答道:“都已核对无误了,不但如此,反倒还查出这《会计录》里原本就有好几处差错。”

“嗯。很好,朕心甚悦。”万历点点头,笑着夸奖了一下众人。一群年轻人顿时眉飞色舞,情绪高涨起来,在下面叽叽喳喳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待众人慢慢安静下来,万历针对这些表格提出了几个修改意见,例如要统一四舍五入的位数、行末合计总数要用汉字数字进行标注等等。

交待完这些,万历便领着朱翊镠、徐文璧等几人来到里间。又从冯明手里拿过一叠纸笺交给他们,万历道:“接下来,你们就依照这些图表,再整理一回。”

朱翊镠等人忙接过翻看,只见这回皇上拿来的却是大明田赋统计表、边镇收支统计表、各地正税转运图,各地商税对照图,等等各式新图表。其中有些依旧是标准的表格,有些却又是几道粗直的红条,还有些图表居然被画得像一串葡萄。

这些表格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几人看了一阵,又相互讨论了一番,便渐渐明白过来。原来这些图标都是将《会计录》中原有的数据,根据不同的需要重新进行了分类整合。但这样一来,大量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事实就一下被揭示出来。

“呵呵,都看懂了吗?”

“回~回禀皇兄,快了。”朱翊镠已经被震惊得有些口齿不清了。

几人都已经反应过来,皇上要他们做得,不再是简单地按照《会计录》中的数据绘制表格,而是要从中梳理出一个个关窍,为朝廷大政提供参考。

“来,你们都站过来一点,朕再跟你们稍稍讲解一下。”万历和颜悦色地招呼几人都站到自己近前,取回图表,向他们一一说明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要留意的重点。

随着万历的讲解,几人对这些图标的理解愈加清晰起来。等到讲解完毕,万历又补充道:“这些图表,都还只是些粗浅的门道。你们真正要学会的,便是该如何想出新的门道,绘出新的图表,这样才能将学问一途,做到更深处。”

几人听完万历的讲解,已经深深被皇上的博学所折服,一个个对皇上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啊。”申用嘉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他本来就只对算术感兴趣,但却从没意识到,原来算术,是要这么去运用。

“呵呵,这确实是学问。”万历笑道:“不过你等除了能画出这些图表,也要选出人来讲解才行。”

见几人都是一脸的不解,万历道:“过几日等你们画好了,朕会带朝中的几位爱卿前来一同研讨,到时候难道还要朕替你们解说不成?”

“啊!”一听皇上这话,几人都惊呆了。

“你等如今都是朕的中书舍人,也算是朝中官员了。”万历点了点申用嘉几人笑道:“回答上官问话这等寻常事都做不来,日后怎能升得官了。”

申用嘉几人一听,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这阵子在这玉熙宫都是念书,日子也过得舒坦,几人的意识里倒真没将自己的身份给转换过来,还只觉得自己是个监生似的。

是呀,除了潞王殿下与定国公,大伙儿这会可都已是中书舍人,是食俸禄的臣子了。

“好了,都去忙吧。”讲解完毕,思想工作也做到位了,万历便打发几人都出去,将这些新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外面的众人。

“哎,还真是人多好办事。”万历悠闲地喝了口茶,暗自庆幸自己的决策正确,要不是召了这么多士子,这些具体工作光靠自己一个人去干的话,那就真得苦逼了。

“真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快点成长起来啊。”万历心中很是期待,但眼下却仍得面对现实,一个人苦苦坚持。

回到乾清宫,张诚便来禀报,蓟辽总督吴兑已经奉旨回京,等候召见,但总兵戚继光却因正在三海关巡视,还需数日才能到京。

万历真正想见的是戚继光,但戚继光虽然建立了那么多的功勋,却从未被皇帝亲自召见过,所以万历才将吴兑一起召了回来,既然戚继光还没到,万历也就不急着先见吴兑了。

正当万历还在纠结着是否该先见见吴兑,冯保又喜滋滋地来了,扬着手中的一份奏疏道:“大喜啊,万岁爷,大喜。”

“哦?究竟是何喜事。”万历笑着问道。

“宁远伯所报辽东镇夷堡之捷,斩虏首三百余级,已经兵部勘实,实乃是历年少有之赫赫战功啊。”

“哦?”万历脸上也马上露出喜色,拍案而起,大声道:“好,此真天佑我大明也。”

实际上,前阵子收到李成梁这份捷报,万历就已考虑过此事,在他记忆中,原本历史上李成梁曾多次上报这种大捷,但东北的局势却并未就此得到彻底扭转,战事反而愈演愈烈,直到彻底败坏不可收拾,所以他内心中对此类大捷并不怎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五章 辽东奏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