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了一番关于管仲治国的故事,让张彦效仿管仲治国的理念,先富民,再富国,最后强兵。

糜竺更是让人拿出了一本手抄的《管子》,将这本书赠送给张彦,希望张彦能够仔细阅读书中的内容。

张彦接过书籍,发现书中有一张书签,取下来一看,但见书签上写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战胜则地广”这么一小段文字,这文字的字迹张彦看着很是眼熟,似乎是糜竺亲笔所写。

“燕王,我这一生,最佩服的人就是管仲,我是商人出身。管仲早年也经过商。但最后却弃商从政。我于是也效仿管仲,弃商从政。但是,我却没有管仲的智慧,无法帮助燕王。我希望张彦能够从《管子》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治国之道。”糜竺说的很诚恳,也很真切。

张彦将《管子》紧紧的拽在手中,对糜竺道:“兄长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阅读此书的。”

当晚,张彦便在糜竺的府中住宿,张彦点燃了蜡烛,开始彻夜阅读《管子》一书,发现糜竺在书的旁边还加以备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让这本书看起来更加通俗易懂。

不得不说,张彦确实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多的帮助,他仿佛能够从这本书中窥看到管仲的思想,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可以很好的帮助张彦对治国之道的认知。

第二天一早。张彦便阅读完了整本《管子》,但其中有些地方还不太明白,便拿去请教糜竺,糜竺也乐意为张彦解释书中的意思,经过糜竺的一番解释之后,张彦便将管子一书的精髓全部领悟了。

之后,张彦便向糜竺告辞,要回到彭城,糜竺没有加以阻拦,在张彦临行前,突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其现有家产的七成,都无条件的贡献出来。

张彦听到糜竺做出的这个决定后,惊讶万分,推脱了很多次,因为糜竺够对得住他了,如果没有糜竺对他的支持,他绝对不会有今天。

但是,糜竺却坚持要给他,毕竟这是他的妹夫,他帮助他,也是应该的。

张彦是无比的感动,但却坚持不要,独自一人骑着白龙马回彭城去了。

张彦走后不久,糜竺便让人派发请柬,逐一发放到徐州各个富商的手里,于三天后在自家的府中举行宴会。

……

张彦当天便回到了彭城,经过一番思考,最终还是决定先靠卖官鬻爵来解决眼前的困难,即便是朝廷大臣们会反对,也要做。

为此,张彦专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卖官鬻爵的价位,并且根据售出官爵的高低,来明码标价。

但是,张彦只卖爵位,却不卖官位,而爵位也只是侯爵以下,以伯爵、子爵、男爵,每个爵位都分为五等,标的价格也有高低。最高的当属一等伯爵,直接公开叫卖,售价五万金,而最便宜则是五等男爵,只卖一千金。且所有售卖的爵位,都只有爵位,而无封地,不过却由朝廷颁发印绶,来证明这些爵位的合法地位。

张彦将起草的圣旨拿给下面的人传抄,这些人见到这样公开卖官鬻爵的圣旨时,都是一脸的诧异。不过,好在这些人还是传抄了下来,张彦亲自为这些圣旨盖上传国玉玺,然后交给锦衣卫,正式公布天下,而他,也做好了迎接全天下骂名的心理准备!

……

公开售卖爵位的圣旨在张彦的操纵下,由锦衣卫带往势力范围内的各个州郡,几天后的某一天,几乎一夜之间,张彦势力范围内的州郡都是一片哗然。

卖官鬻爵,这种事汉灵帝干过,虽然张彦不是第一个这样干的,但一直以来,张彦的名声都很好,此次公开售卖爵位的圣旨一出,张彦立刻引来了阵阵谩骂之声。

官员们也都是一阵迷茫,功高盖世的摄政燕王,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一时间,举国哗然,消息也迅速流传开来,其传播的速度,远远超乎张彦的想象,短短的三天时间,这个消息便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连偏远的凉州,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道圣旨引起的先是一片谩骂之声,张彦更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前汉灵帝卖官鬻爵的时候,只是小范围的进行,而这次张彦却以圣旨的名义公开进行售卖,而且售卖的价格之高,也让人难以接受。

一等伯爵,售卖五万金!而且,每个爵位的席位有限,以一等伯爵为例,只有十个名额,先到先得。二等伯爵二十个名额,三等伯爵三十个名额,四等伯爵四十个名额,五等伯爵五十个名额。

诸如一等子爵,则有一百个名额,五等则有五百个名额,而一等男爵则有一千个名额,五等男爵有五千个名额。

此次售卖的爵位共有一万六千六百五十个名额,所售卖爵位的数量之庞大,以及价钱之高,简直超乎人的想象。

这么高的价格,直接让一些蠢蠢欲动的人退缩。大家都觉得张彦是想钱想疯了,甚至讥笑和嘲笑张彦,都感觉谁买谁是傻子。

自圣旨发布十天以来,张彦先是迎接了一阵激烈的谩骂之声,但是除了谩骂声之外,张彦预期的结果并没有到来,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爵位。

就连张彦自己也在纳闷,难不成,自己售卖的价格太高了吗?又或是,弄到最后自己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没弄到钱,反而遭受天下人的骂名。

正在张彦疑惑不解之时,一则重磅的消息传来,郯城里有个富商,决定一次性购买十个


状态提示:411卖官鬻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