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借道>182、暗通款曲

陌然的会还没开,徐文友却到了局里。

徐文友这段时间到处在鸣冤叫屈,他找了何县长很多次,一直没机会见着。听说何县长来了招商局,他紧赶慢赶,还是让何县长先走一步离开了。

徐文友一来,招商局顿时热闹了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围了上去,嘘寒问暖的,为他鸣不平。其中邓姨更是嗓门大得惊人,公开说让一个农民来领导她,她不服!

徐文友满脸堆笑,笑容里看不出欢乐,尽是苦涩。他一个局长,本来做得顺风顺水的,只是挡不住诱惑,偶尔试下水就出么问题。这该怨谁呢?谁也不能怨。这点破事放在平常,连根鸡毛也算不上,但要被人上纲上线,也是可以弄出天大的事来。

徐文友过去紧跟杨书记步伐,从乡长干起,唯杨天书记马首是瞻。得到的收获是他从乡长的位子一步跨入局长行列。过去做乡长,上面还有个乡党委书记,现在做局长,党政他一手抓,要多牛逼有多牛逼。

何县长不喜欢徐文友,这在雁南县是公开的秘密。按何县长的意思,坐在招商局局长这个位子的人,无论是德,还是能力,都要超常人才可信任。这个徐文友过去做个乡长,多少年来默默无闻,既不见他有什么建树,也难听到关于他不好的传言。这样的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绝对不会影响什么。徐文友也算是草根出身,上头也没人。因此乡长一做就是好多年。如果他不遇到杨天书记,估计他这一辈子,就得老死在乡长的任上了。

人走运,是挡不住的。杨天书记某天心血来潮,带了人马直奔徐文友所在的乡镇检查工作。恰好书记不在家,他这个乡长当然首当其冲出面接待。

徐文友的乡里有个特产,就是家酿的米酒。这地方有条小河,不长,蜿蜿蜒蜒的也就一里来路。小河的水从山顶下来的,清冽甘甜。拿这河的水酿酒,酿出来的酒非但酒香扑鼻,香气四溢,且度数高,不上头。

说也奇怪,这条河尽管最终流出徐文友的乡,却在其他地方拿这河的水去酿酒,怎么也酿不出徐文友的乡的味道来。

徐文友的乡偏远,经济不发达。一个乡也没个市场什么的。只有乡政府门口这块地,早上有一两个卖豆腐的,和一个杀猪的屠户。

杨天书记的突然而至,乡里没什么招待,急坏了徐文友。好在他在乡里多年,资源还是有一些。便临时叫人去山溪里抓了几只石蛙,找人搞来一些野鸡野兔的野味,凑了一桌子菜。杨天书记本来走得饿了,喝口水都觉得香甜的时刻,被徐文友一杯接一杯的劝酒,杨天书记也不推辞,他是当兵的出身,豪爽。又因为徐文友他们偏远乡平常很少去县里,县里这些年也没给他们什么帮助,心里有点愧疚,因此来者不拒,一喝,就喝了几乎一斤多。

酒喝多了,自然很困。从徐文友的乡到雁南市,平常也要三四个小时。杨书记喝多了,坐车怕吐,秘书便让徐文友找个地方让杨书记临时休息一下。

乡里没招待所,更没宾馆。乡干部大多本地人出身,下了班都回家去住。徐文友也一样,但他毕竟是乡长,在乡政府里还是有一间房供他休息。于是他毫不犹豫扶了杨书记去自己的房间休息。乡里又没空调,徐文友就拿了一把蒲扇,坐在杨书记床边替他扇风。

杨书记酒劲上来,哪里还醒得来?这一觉,就睡到了下半夜。等到尿急憋醒了,睁开眼一看,吓了一跳,不知身在何方。推开门一看,徐文友双腿笔直,站在门口替他站岗。

乡里蚊子多,徐文友的脸上被咬了好几个包。杨书记便问:“有蚊子你怎么不打?”

徐文友体贴地说:“我怕打蚊子的声音惊动杨书记您休息。我年轻没事,蚊子咬一咬顶得住,让杨书记您休息不好,就是我天大的责任了。”

杨书记闻言,深深看了他一眼,也不说话,叫了秘书他们,连夜回到了雁南市。

再后来,何县长调来雁南县,又过一段时间,雁南县迁址子虚镇。何县长提出组建招商局,杨书记就一个意见,招商局局长就由徐文友担任。

徐文友的这段历史知道的人不多。他这一辈子心里就只认杨天书记。徐文友在很多场合公开说,杨书记就是他的再生父母。

徐文友东莞**被何县长拿下后,他去找过杨书记,却被骂了狗血淋头。杨书记警告他说,拿下他的是何县长,不是他杨天。你徐文友要想翻身,解铃还须系铃人,得去找何县长。要是他**的事被他杨天先知道了,处理的结果是毫不犹豫送去看守所关起来。杨书记说,你这个不争气的徐文友,你把雁南县干部的脸都丢光了。

杨天书记是本土干部,对外来的何田宇县长天生就有排斥感。从何县长一来雁南县,两个人都感觉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但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谁也不撕破脸。何县长来了不到三年,雁南县就形成了两大派别,以杨天书记为首的“本土派”和以何县长为首的“外来帮”。

这两大派别区别很明显,不是按出身论,而是根据年龄划分。五十岁以上的,毫不例外都归于本土派,三十岁以下的,一律投奔在何县长门下,成了外来帮。

这么一分,中间就出现了一个空间地带,四十岁的干部,都成了墙头草。比如吴太华书记,就是墙头草的代表。

杨天书记不为徐文友做主,但他记住了杨书记的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他


状态提示:182、暗通款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