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上一个孩子还没来得及面世就没了,她自己并没有生产的经验,但是她见了好几次旁人生产的过程,也侧面听过许多经验,知道此时还不能大喊出声,要留着些力气等着产婆过来。

李氏虽然偏心,到底顾念着她肚子里的孩子,起身出去吆喝大儿媳和孙女烧热水去了。

玉荷见她出去了,心下反而松了口气。待疼过这一波之后,又挣扎着起来将床上的床单等物都扯了下来,换上一早备好的草席,垫上一些草纸才艰难的爬到床上去躺好。

她刚躺下没一会,就听见院子里传来说话声,紧接着便有一对妇人提着篮子走了。来的不是旁人,正是玉荷的娘家母亲郭氏和大嫂孙氏。

玉荷面上总算是有了喜色:“娘和大嫂怎么来的这样快?”一边说一边挣扎着就要坐起来。

郭氏连忙上前压住她的身子:“又不是旁人,哪来这么些礼数。正好玉婷回娘家走亲戚,路过你们村子的时候遇上了女婿,就回去给我们带了个口信。你大伯母知道了还特意让你大堂哥套车将我们娘俩送了过来。你什么时候开始发动的?这会疼的厉害吗?”

玉荷一边给嫂子让座,一边回道:“刚才那一阵疼的我快要岔气了,这会好一点了。”

刚才郭氏进来一打眼,瞧见女儿的屋子里冷冷清清的,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心里忍不住沉了三分。这下看到女儿床上已经换上了草甸子,还以为是李氏等人帮着换的,面色略有缓和,问:“这是你婆婆给你换的?”

玉荷苦笑着摇摇头:“女儿怎么敢指望她?”刚成亲那会她碍着面子没少替婆家人遮掩,然而这两年受的委屈和磋磨已经让她不愿意再打肿脸充胖子。

这话说的郭氏心里一紧,当初只听媒人夸的天花乱坠的,又打听了这村里的亲戚,说是行事挺方正的一户人家,这才把闺女许配了过来。真没想到这家子私下里竟是这般不着调。尤其是玉荷那个婆婆,整日里刻薄媳妇都是好手,正经婆婆该做的事是一样也做不好。都怪她,当初偏听偏信的没有打听明白。

就是一向有些抱怨婆婆偏心小姑子的孙氏,这会见到这屋里这个情形心里也是有几分可怜她的处境。当初自己生产的时候,婆婆可真是半点都没委屈到自己。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小姑子都还没出嫁,也没少帮着自己带孩子洗尿布。

孙氏想到小姑子的好处,嘴里不由骂了两句:“这亲家一家子真真都不着调。”

郭氏连忙朝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别胡说,让人听见多不好。”说着上前摸了摸女儿的肚子,然后说:“我摸着还要过一会才生。你早上吃东西了吗?这会饿不饿?”

玉荷轻轻摇头道:“一早就疼醒了,母亲不说我都忘了这茬了。”话刚说完,肚子就传来一阵咕噜声,玉荷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见状,郭氏心里不由一阵心疼。连忙回身对孙氏说:“快把我们带来的东西拿过来。”

孙氏练忙从篮子里拣出来几个熟鸡蛋,还拿出一个陶罐。孙氏将陶罐上的盖子掀掉,顿时冒出一阵米香,里头是熬的浓稠的小米粥。她从篮子里拿出一只粗瓷碗盛上了半碗米粥,递给玉荷笑道:“说来也巧,听到消息的时候我们正在吃早饭。家里还剩一些米粥和几个熟鸡蛋,娘就直接让我带了过来。妹妹先吃一些垫垫肚子,待会还要动大力气呢。”

玉荷接过碗来:“谢谢嫂子。”孙氏连忙摆手:“跟我客套什么。”说完又看到了篮子里的红糖,连忙把纸包打开,用手抓了一小把放到玉荷的碗里:“差点忘了这个,这个补身子,你多吃点。”

待玉荷喝完两碗红糖小米粥、吃了三个鸡蛋之后,张老二才颠颠的带着产婆回来。


状态提示:1.胎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