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贞观萌国公>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藏不露李承乾
不服,呆三年,的确不易,但若说生乱,则是夸张了。

殊不知,汉人最忠义,最耐苦,这些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杜九觉得,后世宋明两朝,宦官监军这么荒唐的事儿,那些将士都能忍那么长时间。

就到吐蕃吃点苦楚而已,对唐军来说,根本就不叫事儿好嘛!

杜九只担心,唐军会在吐蕃闹幺蛾子,不种地,不示弱,反而寻衅乡里什么的,啧……

看来,小爷还需要建议李承乾,最好派个老实,不上进的将领去,就连手下的兵,也半个刺儿头都别有!

杜九与李承乾说了半天,这才说完,期间李承乾多次为杜九奉茶,让杜九很是得意了几回。

“九郎大才,只是,也不知这些建议,我父亲会采纳多少?

父亲他总想着,海纳百川,百族尽皆我大唐子民,理应一视同仁。

可既然如此,他为何不喜我胡服射猎,不准我学那匈奴胡礼?”

杜九私下里翻了个白眼,你还好意思说,你是太子好不好,你又不是电影演员。

整的跟拍匈奴纪录片似血池呼啦的,李世民能开心就怪了!

好好的乖乖太子爷不当,非要叛逆,整啥非主流,搞啥coy,你这不是作呢吗?

再说了,李世民说的话就一定是真心话么?

没见到东瀛都被霍霍成啥德行了,可到现在也没见李世民手软啊?

银子不还是一船一船的往回运,东瀛人不还是一批接一批的死。

为啥没人出来说?

呵呵,那是因为,东瀛已经派不出什么有代表性的使者了。

就算有使者出海,也到不了长安!

一旦有人口诛笔伐,李世民可以借口,东瀛之事,是因为不能上达天听,他不知道,所以这才酿成如此惨剧。

当局者迷,不外如是,就连杜九都看明白了,杜九没想到李承乾竟然没看出来!

杜九刚要提点几句,突然,杜九注意到李承乾说此话的时候,眼中并没有多少委屈。

杜九心道,这不对呀,按理说,李世民如此做法,李承乾身为人子,第一反应该是委屈才对!

他应该委屈于李世民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莫说什么太子身份,理智所在,理智是理智,心情是心情,理智上认为的,不代表他心里认同。

如今李承乾眼中只有愁绪,并无委屈,这说明……这说明李承乾心里是明镜的!

想到这儿,杜九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的确啊,他人可以明白帝王心意,但独独李承乾这个“孺慕”的儿子,不可以。

李承乾必须信任李世民的每一句话,并奉之为真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包括他杜九。

想罢,杜九看李承乾的目光都不同了,小金人儿没少拿吧?藏这么深,小爷差点都叫你糊弄过去了!

/book_81206/29286355.l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藏不露李承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