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仙墨奇缘>第321章 良田百亩 欠圣水
的秧苗才能,疏密得当,横竖都在一条线上。

柳如龙对小梧、小桐姐妹说:“农家栽秧苗讲究很多,第一天插秧称为‘开秧门’。主妇要备好饭菜酒肉,供家人和帮工者聚餐数顿。餐间每人要吃一个鸡蛋,意味‘讨彩头’。”

凤仪小姐对插秧很在行,告诉墨生说:“农人们很讲究,刚开始蹲下去拔秧,就要用缚秧苗的稻草在秧苗上横扫几下,就是为了讨个好兆头,意味防止‘发秧疯’。”

秧苗还会发疯,又细又短的秧苗,会疯到什么程度?小桐姑娘好奇地问:“柳大伯什么是‘发秧疯’。是不是真的像疯子一样,数万颗秧苗又蹦又跳,跟走火入魔差不多吧?”

小桐姑娘的话将江大伯逗笑了,耐心地说:“小姐说得太可怕了。凤仪小姐说的发秧疯,不是说秧苗生病发疯,而是指插秧的人生一种病。嗬嗬,‘发秧疯’就是栽秧人的手背红肿而已。只是栽秧人得的小毛病,不用治就能好。”

徒弟小王落后了江大伯一大截,一边加快插秧速度,一边对小桐姑娘说:“季节不等人,插秧都是风雨无阻,要争分夺秒,要在数日之内赶插完,才能一起栽种,一起收割。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增产。栽秧结束称为‘关秧门’,其中还有讲究呢!户主绕田一周拔一把秧苗带回家扔在门墙边,说是‘秧苗认得家门,从此水稻丰收由此进门’。”

“插秧结束的晚餐,主人要宴请帮工者,俗称‘打散’,这是老规矩。栽秧是农家的大事,有诸多讲究,说明农夫对栽秧的重视。栽秧种田时,除一日三餐外,还要加两次点心。”三人将栽秧的规矩讲完,小桐、小梧姐妹惊得目瞪口呆。

凤仪小姐深有体会,郑重地对姐妹俩说:“这仅仅是插秧,还没有说田间管理,如何除草、施肥,捉虫……收获更是体力活,还要抢天道,如果碰上连日的下雨天,农家就惨了。成熟的稻子,面临落在稻田里收不回来。就是冒雨收回来了,都有可能发芽、发霉,一年到头又白辛苦一场。”

柳如龙感叹道:“唉,当农人难哪,全是靠天吃饭。哪一样都是辛苦事,要吃到香喷喷的米饭,麻烦事有一箩筐。”

小梧姑娘伸伸舌头感慨万千:“看来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没有农夫的辛勤耕耘,我们就吃不上营养丰富的米饭。今日本姑娘算是开了眼界,见识了农人们栽秧苗,对农夫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对不之不易的粮食,要倍加珍惜。”

墨生在这二百多亩的稻田边转来转去。小蝉儿将这二百亩地没有建成商城大把大把地挣银子,而是花了大量的银子,还有无数人力,开垦成普通的稻田。小蝉儿这是在做赔本的生意呀!爱钱如命的小蝉儿,打的是什么算盘?

难道小蝉儿另有打算:劳神费力,将这些一文不值的河滩地变成良田,只是为了柳生港有了粮食,心中就不慌?两百五十亩良田,这么小根本不够柳生港的人们吃。如果将柳生港变成人间仙境,二百五十亩良田一年收三季,每季每亩上千斤,三季就是三千斤,二百余亩就该七、八十万斤。这是不小的数目,能养活多少人呀,才是小蝉儿打的如意算盘吧!

凤仪小姐看见墨生产生了动摇,快步来到墨生身边,关切地问:“小蝉儿不错吧,居然将乱石滩改成了良田。这得花多少功夫?小蝉儿建的柳生港干的都是费力不讨好的活,墨弟弟不想成全她的心愿?让柳生港更上一层楼?”

知墨生者,凤仪小姐也。二百余亩良田虽然不多,但是有胜于无。一旦变成了仙稻,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不用酿制柳叶青极品米酒,就是卖仙米粥也会赚若干银子。

墨生还是很纠结,小蝉儿给墨生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虽然济生仙城是墨生的第二故乡,把它做大做强是墨生的心愿,但是建成人间仙境,这是天大的事,须慎重行事才行。

人们在四季如春的环境中生活,快乐似神仙。柳如龙来到墨生面前,恳求道:“小蝉儿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将柳生港变成人间仙境,就能吸引来大量的观光客,就会成为聚宝盆。墨公子别犹豫了,柳生港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啊!”

柳如龙知道墨生还在犹豫,指着前面不远曾经的江宁赌城说:“这里原来是江家的赌城,是个销金窟。如今被小蝉儿全部改成了江郎学堂,墨公子要不要去看一下。”

墨生对小蝉儿将赌城改建成学馆很满意,答非所问地关心起死对头江家来:“柳大叔,江富贵一家子如何了。江混混能支撑起庞大的江家吗?江家还是江南的首富吗?”

柳如龙对江混混嗤之以鼻,感叹地说:“墨公子风水轮流转,江南一带早就变天了,墨公子才配得上江南首富之称。江满贯还是半疯半傻,睡吃等死。江富贵独揽大权却不会经营,只会挥霍老本,纯粹是一败家子。如今的江家不是什么江南首富,就是一破落户,连柳生港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更不用说龙生港和济生城了。江家只是昔日黄花,富不过三代,退出济生仙城商圈,只是迟早的事情。”

墨生叹了口气,江家就是昙花一现。人如果没有胸怀天下,为黎民百姓着想的大爱之心,终究会被世道所淘汰。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321章 良田百亩 欠圣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