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帝国的脊梁>第43章 川南永宁道副将
忧,亲率主力北上。他派出马宝、吴国柱等人由贵州进逼湖南;派王屏藩进军四川,伺机再逼陕西。

马宝所部吴军所向披靡,大军经镇远进入湖南境内,从康熙十三年正月开始,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接连攻陷沅州、常德、辰州、长沙、岳州、衡州等战略重镇。

清军八旗子弟早已腐烂,绿营也是毫无斗志,处处无备。清军一触即溃,望风而逃,以至于吴三桂大军“五千里之地竟无只骑拦截”。

吴军所经之地,清朝的诸府州县将吏,非逃即降。特别是湖南绿旗官兵,或一击即溃,或踊跃投降,吴部大军很快占据湖南全境,兵锋直指长江北岸。

…………

四川与云南接壤,担心吴部随时可能进川,康熙马上调兵遣将,火速进川。清军尚未离京,四川巡抚罗森派人进京,报告全川军心不稳,颇怀异志。康熙大惊,生怕四川有变,急派轻骑先行。

但是,还没等清军赶到四川,王屏藩已经率大军由川西进入四川境类。四川提督郑蛟麟与川北总兵官谭弘一起向吴部军马投降。吴三桂大喜,马上封郑蛟麟为“总督将军”,封谭弘为“川北将军”,让人依旧镇守四川。

四川巡抚罗森和四川总兵官吴之茂见大势已去,也马上宣布投降吴三桂。至此,四川全省均归附于吴三桂治下。四川巡抚罗森,四川总兵官吴之茂更扬言要配合吴三桂作战,出汉中,下夔州,直逼陕甘和湖广地区,战争形势为之一变,朝着对吴部有利的方向发展。

随后广西孙延龄也归顺了吴三桂。吴三桂解决了后顾之忧,遂兵进至湖北松滋,与荆州隔江相对,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虽然知道四川已经并入吴部范围,但吴三桂大军在湖广长江一线,王屏藩只有两万人马,四川的这些降将个个心怀鬼胎,形势并没有吴三桂想的那么乐观。

自从两年前在成都见过郑蛟麟一面后,王斌再也没有机会和这位四川提督有过任何交集。郑蛟麟家眷都在京城,他投靠吴三桂是否心甘情愿,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四川巡抚罗森,投诚前几天还上书康熙四川的兵备情况,瞬间马上投靠吴三桂,肯定是形势所迫,远非诚心诚意。

历史上,郑蛟麟和罗森投靠吴三桂不久,又投靠了满清,至于最后的结局,则是不为人所知。

四川总兵吴之茂本是吴三桂同乡,投靠吴三桂倒是真心实意,历史上此人也是最后被俘,受尽酷刑而死。

川北总兵官谭宏原来就是明朝降将,谭氏在川北又是根深蒂固,投靠吴三桂也是顺势而为,利益使然。历史上谭宏降而复叛,随后病死。

这四位四川军政大员的起起伏伏,也印证了吴三桂军事行为的坎坎坷坷,最终功败垂成。

历史上满清也是因为川人的血勇而不惜对四川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以致三藩战事之后四川省只有不到两万丁口。

“切照:伪清无道,民心思汉,处处皆然。周王应天顺人,建树义旗,兴师伐清。我军大军所至,鞑虏闻风丧胆。周王思军兴之际,宜用良将贤臣。王斌忠勇兼备,援手世子,大功莫焉!今差使者吴良前来,授王斌为川南永宁道副将,镇守川南,调理一切军政大事,教化牧民,劝课农桑,抵御清虏。”

王松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多谢周王厚爱!”

从现在开始,他就是川南永宁道副将,治下叙州和马湖两府,坐镇泸州,虽然不是一方诸侯,却也是山高皇帝远,悠闲自在的很了。

吴良读完吴三桂的“诏书”,笑容满面,下来扶起了王斌,把“诏书”交到了他的手里。

“王将军少年英雄,周王果然猛然看错人,恭喜,恭喜啊!”吴良舌灿莲花,笑容灿烂。

“多谢周王厚爱,多谢尊使!末将一定不负周王所托,鞠躬尽瘁,蹈死不顾!”

王斌直起身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自己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吴三桂现在兵锋正盛,自然顾及不到自己。王斌不知道吴三桂是否会跨过长江,直捣黄龙,那么历史很可能重写。

不过以吴三桂的年龄和他善变的性格来看,他很可能想划江而治,重现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在吴应熊回来以后。

夜幕低垂,神州大地战火重燃,对于王斌来说,大时代终于拉开序幕。


状态提示:第43章 川南永宁道副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