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地主家的娇小姐>25.日常(改字)
后杜三娘又关切嘱咐了两个孩子午休不要蹬被子,下午吃冰饮不要贪凉的话。

田高升和田秀才说了几句家里田产的秋收情况,田秀才素来不管这些,不耐烦的摆手离开了。

田高升携妻女回房,杜三娘将又甜甜睡去的女儿放回她的小床,张妈妈主动前来看护,杜三娘笑着点头。

张妈妈的心思不曾瞒着杜三娘,她道自己今年才四十多岁,青年丧夫,无儿无女,在老太太去世后才来杜三娘身边服侍,为人没有什么本事,只有做事还算细心,如今翠儿小梅两个也做事能干,她干脆想伺候小姐,以后年老也有了依靠。

杜三娘觉得张妈妈虽然不是多精明强干的人,但她稳重细心,满娘由她照顾自己也能放心,也就同意此事。

所以如今张妈妈基本上不插手杜三娘的事了,翠儿小梅反而更加敬重她。

不过其实杜三娘一事觉得颇为奇怪,也曾就张妈妈年纪轻轻守寡,却不曾再嫁的事情略问过几句,张妈妈只道与亡夫感情深厚,所以不愿再嫁,杜三娘还为此叹息几句。

其实张妈妈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妇人却有一种和旁人不同的想法。

张妈妈本名苗娘,她家就是下河村附近的一个张家村的普通农户,她是家里第二个女儿,原本父亲务农,母亲养蚕纺织,家里也算衣食无忧。可在她出生后十年间,家里又添了六个孩子,只养活了四个,母亲也坐下了月子病,不能再做重活,家里十几亩田地勉强养活八口人,还要负担母亲的药钱。

在苗娘九岁那年,比她大两岁的姐姐就嫁了人,做了一户人家的童养媳。

苗娘知道再过两年,自己也会像大姐一样被嫁出去,不过她爹娘不是什么狠心人,只是孩子越来越大,家里的负担也越重,

苗娘的姐姐禾娘嫁人前,她娘还强撑病体教了禾娘养蚕纺织的本事,苗娘心中感念父母之恩,也着急家里窘迫的事情。

苗娘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在爹娘开始给她选婆家时,打听到田家要买丫头的事,她知道田家是个好地主,她家也佃了田家五亩田,她爹说有一年收成不好,别家佃户要足额纳粮,田家却减了一半多。苗娘不想嫁人,就跑回家和父母说让他们卖自己去田家做丫鬟。

张家父母起先并不同意,可张母旧病复发,苗娘又坚决不肯嫁人,最终十岁的张苗娘卖进了田家做丫头。

苗娘在田家一直踏踏实实的干活,后来成了陈桂花的贴身丫头,在她过了二十后,陈桂花还放了她的卖身契,给她找了个老实能干的丈夫。

苗娘知道后哭的稀里哗啦,别人都以为她是感动的,其实苗娘除了感动,还有一种不想嫁人的想法。

原本到这儿苗娘的一生也没什么特殊的,可她嫁人不到两年,丈夫意外去世,他爹要接她回家再嫁人,苗娘却求了陈桂花回了田家,无论旁人,甚至太太的怎麽劝说都不肯再嫁,都以为她与亡夫夫妻情深。

其实苗娘是想通了自己的想法。

她不想嫁人,她也没有做尼姑的想法,可能是不想像母亲姐姐一样不停的生儿育女,或者是她天生如此,苗娘——张妈妈就是不想嫁人。

她小时曾听过高祖之女华阳公主的故事,这位开国帝后的yòu_nǚ,受尽宠爱,却一生未婚。

她的父皇母后,哥哥姐姐都劝说过她,可华阳公主一直不曾成亲,也并无子女。

民间关于这个特立独行的公主还有一些fēng_liú韵事的传说,不知真假,不过华阳公主逝世时却是由皇子公主守孝送葬的。

苗娘不敢自比华阳公主,只是她觉得自己不想嫁人的想法和这位公主一样坚定,只她一个小小仆妇,还要考虑自己的身后事,她也不想回家让侄子养老,所以她想着服侍姑娘长大,也有了依靠。

张妈妈细心的给姑娘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想道果然自己一个人过最舒服。


状态提示:25.日常(改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