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如此用功的原因。方哥儿考取功名,正是最好的打脸大伯一家的方式。

当阿圆掀开帘子,王氏正依靠在一张小桌子边,正在绣帕,旁边放着一个青木的藤篓,放着剪子丝线和已经打好的几个络子。

”阿娘,你也休息下吧,都绣了好一会儿了,仔细眼睛疼。”阿圆坐到了王氏的旁边,说着就帮她娘捏起了肩膀。

王氏放下了针线,笑道:“你这小猴儿,小时候就属你最顽,现在也知道体贴娘亲了。”

摸摸阿圆的袖口,王氏神色有些落寞:”翻过年来都没买身新衣裳呢,这洗的都泛白了。阿圆长大抽条了,袖子都短了,阿娘做些针线拿到绣庄也可以换匹布给你和方哥儿做身新衣服。“

”娘,你给弟弟做吧,我不要。”阿圆依靠在王氏的怀里有些闷闷的。

阿圆原有班要好的好姐妹,但自从家里遇到变故以后,也就不大联系了。阿圆心想,大概是自己没了新衣服穿,也没了好看的头花带了吧。

这时,帘外传来了一阵声音“沈娘子在嘛?“

阿圆连忙挺起了身子,站了起来,打了布帘。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杨婶娘,正一脸笑眯眯的立在门外,手里拎着个油纸袋。

”呦,阿圆也在啊。你娘在吧?“杨婶子叫到。

她家是街口卖豆腐的,生意挺好一大半是要归功于她的大嗓门。这不,阿圆的耳朵险些震聋。

”在的,婶儿,你进去吧。“阿圆掀起帘子,把大嗓门的豆腐西施迎了进来。

王氏看到她明显也有些吃惊“王娘子,今日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豆腐西施脸上一嗔”呦,沈娘子,这话说的。您是秀才娘子,官夫人啊,往日我哪里敢来高攀呐“她把油纸袋往桌上一放,回过头来”不过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原本咱们两家就该亲厚些。“

王氏低头笑笑,也不作声。

阿圆则被她娘支去烧烧热水泡茶了。

等她端着茶碗进门时,只听一个尖利爽快的声音,透着股喜气”其实呀,是有件喜事。我闺女啊,订人家了。所以呀,我今天专门拿了喜蛋喜饼过来。“说完拍了拍旁边的袋子。

王氏和阿圆都吃了一惊。

然后王氏就问了阿圆也想问的问题”这,这是不是太早了,你家丫头才比阿圆大了两岁啊。怎么突然就订下了。”

这时,那杨婶子的声音忽然就小了下来“其实也不小了,都十四了。而且只是下定,也不是立马就嫁了,我和老杨都是疼闺女的,姑娘我是还要留两年的。”

过了一会儿,声音又响起“我远方堂姐不是嫁到县里了嘛,是她和我说的。上头要采选宫女子,今年啊,南边圈到了杭州府和苏州府。我这不是着急嘛,才央了娘家姐姐作保,把亲事先订下了。“

秀水镇是隶属于苏州府的,所以秀水镇也要选宫女啦!! !

阿圆眼睛瞪得圆圆的,不禁轻轻得呀了一声。

端着茶水进了屋,给王氏和杨婶各上了一碗。

杨婶吁了一下热气,呷了一口,声音又复高亢”沈娘子可别担心,府衙里都是沈先生的旧僚,还是要给你两分面子的。阿圆不用担心,况且,阿圆小姐长得好看,是该留几年好好找夫婿。“

听到这里,就算阿圆从小就懂事聪慧也不禁羞红了脸蛋,看着却比上了最贵的胭脂还要明媚几分。

王氏见状,暗怪豆腐杨这人说话没个把门,连忙催阿圆出去包些可以带走的果子。出了房门,嗅到新鲜的空气,阿圆才觉得脸没那么红了,心却还有些咚咚的跳。


状态提示:1.第 1 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