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晚明之我是崇祯>第132章 策论考试
者是一个烧饼就可以了。

朱由检高估了这个时代的美食了,在和平年代的大明,官员百姓的生活还算稳定,但是眼下各地都在打仗,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能够每吨吃上米饭或者是馒头,都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了。

所以官员们集中在驿馆吃饭都没有任何意见,而且因为驿馆的菜饭好,还是免费的,所以很多官员都会在这里吃饭。

也有一些例外的,就像朱由检身边的卢象观,因为每天都要在朱由检身边办公,大部分时间都和朱由检一同进餐。

虽然是和皇帝进餐,但是朱由检非常节俭,每餐都有明确规定,绝对不允许浪费,其实和吴又可他们在驿馆吃的差不多,就是皇帝用餐更加精致一些。

朱由检在吃完午饭之后,也开始办公了,首先就是将进士科策论试题出完了,然后御林军立刻带着试题去了考场。

下午考试就只剩下进士科的策论了,但是因为考进士科的考生多,足有五千多人,于是考院里面依然非常忙碌。

御林军很快就将试题送到了考院,张元久看到朱由检的试题送来了,也松了一口气。

随后张元久就和几位考务官接过了带着火漆的木匣,然后恭敬地打开了木匣,里面是一张纸。

张元久看了看身边的几个考务官,然后小心地取出纸张,随后当着几个考务官的面将纸张打开。

“格物致知。”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张元久看到纸张上面试题,顿时眼神一凝。

尤其是看到“格物致知”这四个字之后,张元久更是费茶行诧异,他没想到朱由检竟然如此直白地将这个争议最大的题目拿出来了。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礼记,读书人对此都非常熟悉。

但是“格物致知”争议很大,甚至已经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了。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首次提出“格物致知”的含义。


状态提示:第132章 策论考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