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青涩年华谁与共>第四章 两种人生

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村落,叫做芦庙村。村里总共只有六户人家,大部分都是土墙草屋,但是人们都很勤劳纯朴。

相传明清时期,这里有座庙,叫芦花庙,庙的创建者就是芦花大和尚。芦花和尚在庙里苦修四十年,终于得道成佛,从此芦花庙大兴,香火不断。到了清朝末年,庙里出了人命,一个过路的妇人被杀在一个贪色的小和尚手里。至此,芦花庙便衰落了,庙门被毁。“文革”时期,庙被彻底的毁了。人们在原来建庙的地方栽种了一排竹林,竹子郁郁葱葱,掩盖了这曾经神秘的土地。

芦花村就因这芦花庙而得名,村中原先只有五户人家,世代相传下来。后来从别的地方搬来了一户人家,成了六户。搬来的这户人家姓吴,户主叫吴政道。吴政道早年也识过字,一本《选集》也能读得下来。但过去由于家贫,没能把书继续读下去,倒回家当了老实的农民。可他心中有个愿望,就是要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名读书人,使他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这不光是“望子成龙”,还要“光宗耀祖”。

但是正像当时大部分的农民的思想一样,吴政道认为中专才是儿子的唯一出路。只要考上中专,就成了公家人,那时什么都有了,名誉、地位、出路……都一齐跟着来了。所以当他唯一的儿子没有考上中专时,便又为他重搞了一个学号,从初二开始复读。他的目标只能是中专,至于高中,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吴文斌就是他的儿子,所以他只好回到初二来读书。这好像就是命,是别人为他准备好的命。是命吴文斌就没有反抗。

不过吴文斌也喜欢读书,一读上书,他便什么事都不管,就是专心读书。可是他读的书大部分是小说。他的一个亲戚家里藏有大量的小说书,他便经常去借着看。他一向很自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能考上中专,所以当父母给他搞学号时,他竭力反对。可后来还是屈服了,他看到自己才十七岁,这样的年龄回家能干什么呢?于是就又去读书。但是这一次读书,他发奋要好好读书,甚至连小说也不看了。

他很庆幸那次的摸底考试取得的好成绩,可是当他还没来得及高兴,烦恼就来了。首先就是那个同桌朱学正,就像一个幽灵似的缠着他,上课时一会儿有事没事的拉着他闲聊一些不着边际的废话,一会儿又用拳头打他的后背和大腿,使他无心听课。下课的时候又用话语侮辱甚至出手打他。吴文斌体瘦力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只能是干瞪着眼睛,气往肚子里咽。

另外自上次被打之后,他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也隐约知道那万小刚是这一带有名的小痞子,惹不起的。

他有时心中想:“我现在势单力薄打不过你们,等有一天我有能力了,可有你们好瞧的。”他这时便幻想着自己将万小刚和朱学正痛打一顿的场景。可他也清楚这只是一个幻想。

眼看时间到了九月底,天气还是异样的热,很多离家不远的同学都开始在校蒸饭吃了,谁愿意在大太阳底下走路呢?可吴文斌却不蒸饭,每天回家去吃。他觉得用两条腿走路是一种乐趣,一种说不出来的乐趣。

有一日中午,他到校特别早,蒸饭的同学刚吃过饭,还趴在桌子上睡午觉。他走到位子上,拿了课本在看。

此时坐在后面的何昌醒了,他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吴文斌,便走过来道:“大中午的看什么书啊,陪我到外面聊聊吧!”

吴文斌心想,外面大太阳的,能聊什么呢?但是一想到现在也确实不是看书的时候,便还是随着何昌到了外面。

两人穿过排球场和前排教室的通道,走到了田野之上,再折向南边的池塘。二人看到塘边有个茅草盖的的鱼棚。何昌道:“天气很热,到棚里面坐坐吧!”

鱼棚的门是虚掩着的,二人就推门进去,里面只一张床,一条板凳,一个粪桶,主人白天是不在里面的。

二人一个坐在床上,一个坐在板凳上聊着天。此时外面一丝风都没有,鱼棚里面也热得不行。

何昌叹了一口气道:“文斌,你觉得咱们这样读书有意思吗?”

吴文斌想不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这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于是道:“我觉得是有意思,读书是快乐的。”

可是何昌摇摇头道:“作为一个老生,读书总感到是悲哀的。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就远离家乡,到外面去闯一番事业。”

可能何昌比吴文斌年纪稍稍大一点的缘故吧,看事情总是那么远,这些事吴文斌是没有考虑的,听了他的话,反而单纯的问道:“你不读书,没有文凭,怎么创事业呢?”

何昌指着他道:“你读书读死了,古人创事业难灯韭穑空庋的社会千变万化,什么都在变,可是我们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读着千古不变的书本,能有什么出息。我向往外面那种广阔的天地,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我不想再困在学校里,做一个学生了。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宁愿走出去。”

“你这种思维太可怕了,咱们现在还小,什么都不懂,出去怎么生活呢?”吴文斌看着何昌说话的表情,心里有点害怕,他想不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居然向往外面广阔的天地?

“生活是自己闯出来的。为什么别人能闯,我为什么不能闯,我们完全不比那些创事业的人差。”何昌有点激动起来,


状态提示:第四章 两种人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