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七节
,近千人。”斥候焦急地说道,“他们正在渡河。”

“还来得及。”马平挥手道,“立即向校尉大人求援,快。”

“命令弟兄们,急速前进,准备血战。”

幽州军渡河之后,立即占据了河岸附近的三个坡地,两百步之外的一个山岗。

军候窦英十几天前还是黄巾军,惊魂未定之际糊里糊涂地变成了幽州军,但只要有饭吃,有衣穿,他也无所谓。讨逆将军公孙瓒对大军将士们不错,不但给士卒们每人发了一百钱的军饷,还承诺他们只要打下魏郡,打下邺城,每人军饷翻倍,额外再赏赐三十亩地。这对黄巾军将士们来说,如同做梦一般,公孙瓒顿时成了他们心目中救苦救难的神仙了。

大家高高兴兴地拿着武器向西行军,谁知道刚刚离开渤海郡的地界,就接到了冀州军飞速而来的消息。

斥候面无人色,窦英也神色慌张,“你看清楚了没有?”

斥候连连点头,结结巴巴地说道:“看清楚了,肯定是官军。”

窦英骂了几句,大叹自己倒霉。这里距离魏郡还有三百多里,而且还是黄泛区,最安全的地方,怎么会出现官军?真是倒霉透顶,看样子自己身上的钱财是保不住了,讨逆将军许诺的几十亩地也泡汤了。但窦英舍不得这些自己拿命换来的东西,他还想攒点钱把自己母亲的遗骸带回老家安葬了。母亲饿死在泰山一个山洼里,死得时候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想回家。窦英想了想,挥手说道,“撤……撤过马颊河……”

先期过河的四百多名士卒莫名其妙。怎么才过河又要回去?这天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的,人都冻僵了,故意拿我们穷开心啊。大家正在骂骂咧咧的时候,对岸的军司马回话了,不许撤,加速过河,援军马上就到。

窦英急了,让我们几百人阻击冀州军?一阵乱箭就没了。还要不要人活了?这不是成心要我们死吗?他对身后的亲卫使了个眼色,那个亲卫心领神会,突然大声喊道:“兄弟们,官军来了,快跑啊……”

幽州军士卒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地回头看去。远处的山冈上,北疆军高举战旗,正呼啸而来。

“轰……”四百多人顿时炸了营,四散而逃。

窦英没想到敌人来得这么快,浑身不禁一阵战栗,“擂鼓……擂鼓……守住堤岸,守住堤岸……”

老歪在狂奔,汗珠顺着他的脸颊不停地滴下,四溅的泥水在眼前飞舞,巨大的喘息声让他几乎听不到厉啸而来的箭声。

堤岸的敌军衣裳褴褛,有的拿着简陋的长矛,有的拿着缺口的战刀,有的甚至拿着一根木棍。拿弓的没有箭,拿箭的在来回飞跑递送箭支,有不少人在几个上官的指挥下,正迎着自己杀来。这群人太熟悉了,他们不是幽州军,他们是黄巾军。

老歪迟疑了,他迅速看了一下自己的左右,士卒们和自己一样,虽然还在竭尽全力奔跑、呐喊,但脸上的神情都显得非常的疑惑。难道我们是来杀黄巾军?

“散开……散开……杀过去……”军候马平歇斯底里的叫着,喊着,“占据河堤……”

敌人的箭阵虽然非常稀疏,但还是陆续有士卒中箭倒下了。一个飞奔的士卒被一箭穿透,高声惨叫着倒飞而起,然后重重地栽倒在泥水里。老歪躲闪不及,一脚踩在了这个士卒的脑袋上,惨叫声嘎然而止。老歪心里一抖,跟上去的一脚突然散去力气,高大的身躯顿时摔了出去,一头冲进了泥浆里。

“老歪……老歪……”十几步外的老宋疯狂地吼起来,“你死了吗……”

老歪怪叫一声,连滚带爬地站起来,“走,走,走……”

“啊……”随着一声凄厉惨嚎,率先迎上敌军的几个士卒被一群强悍的敌人即刻砍倒,一具血淋淋的尸体被三支长矛高高挑起,呼啸着砸进了逼近的北疆士卒。

老歪大吼一声,高举盾牌挡住了那具迎面飞来的尸体,但巨大的冲击力依旧把他砸得连退数步,仰身翻倒在地,然后顺着泥泞的堤坝直滚了下去。几个飞奔而来的士卒躲让不及,有的踩着他的身躯冲了上去,有的被老歪撞倒一起栽了下去。老歪气急了,怒吼连连,“杀,杀上去……”

血糊糊的盾牌从天而降。腾空而起的老歪一盾砸开了敌人的脑袋,手中战刀顺势插进了另外一个敌人的胸膛,热气腾腾的鲜血象箭一般射了他一头一脸。

老歪一身泥巴一身鲜血,惊怖骇人,“杀,是人都杀,给我杀光,杀光……”

老宋带着人一路诛杀七人,气势汹汹地冲到了河水里。围住一艘还没有来得及靠岸的牛皮筏子猛砍,小筏子的五个幽州军士卒稍加抵推抗,就被剁下了头颅,射穿了胸腹,殷红的鲜血霎时染红了马颊河水。

窦英在几个亲卫的拼死保护下,跳上了一条皮筏,还没有等他坐稳,老歪就带着人杀了过来。手弩厉啸,三支犀利的弩箭霎时射穿了皮筏。窦英的一个亲卫呼号而来,老歪来不及躲让,狂吼一声,举盾撞了上去。那个亲卫受到重击,张嘴喷出一口鲜血。老歪咬牙切齿,一脚把他踢翻,举起弩弓对准他的脑袋就砸了过去,“去死吧……”,手弩碎裂,脑浆和着鲜血四射而出。

窦英摇摇晃晃地向河水中间逃去,老歪奋力追上,抓住他的一只脚把他拖到了岸边。一个士卒拿起长矛,在窦英凄厉的嚎叫声里,把他活活洞穿。窦英双手竭力握住穿透胸腹的长矛,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七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