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武林帝国>4-11 罪魁祸首是太监
你。范良辰也沒有今日之成就。”

听了周子卿的话。元封暗暗佩服他的记忆力之好。也不解释什么。只是淡淡的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范良臣以你为使。其实是个谬误。他本以为你能帮他在京中打点关系。理清人脉。但却忽略了一点。”

“哪一点。”元封心中一动。以为周子卿洞悉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你为人太过耿直。或许这种性格和羌人打交道会有优势。但是在大周京城却行不通。这样的人不是碰壁就是被人阴。我的话你明白么。”

元封道:“我明白了。周大人。您也知道这是陷害。”

“五日前。太子车驾在皇宫外遇刺。据说刺客來自西北。你不要说这件事你不知情。”

“这件事和我们无关。我们是被栽赃的。而唯一的知情者。詹事府洗马罗天强已经死了。我來找周大人。就是想请教。是谁在害我们。”

周子卿无奈的笑了笑:“我只是户部尚书。一介文官。并不参与那些斗争。到底是谁害你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宿卫军中有太子的人。而太子又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明白了。多谢周大人。告辞了。”元封知道从周子卿这里得不到太多情报了。便起身告辞。

……

回來的路上。元封仔细想了周子卿的话。或许自己一直都在误判。对方根本不是冲着范良臣來的。而是直接对付自己。这样一想问題就简单多了。自己久在西北。京城可沒有什么仇家。唯一的线索是路过河南的时候杀了当地一个恶霸。难道是这个原因。

回到馆驿。元封立刻将草根叫來询问:“草根。你可知道刘坏水为什么那么坏。”

“知道。刘坏人家有靠山。连知县老爷都怕他。”草根年龄不大。倒是挺机灵的。

“那他的靠山是谁。你知道么。”

“全县人都知道。刘坏水的叔叔是京里的刘公公。”

“公公。”

“嗯。刘公公。比知县老爷。知府老爷都要大的大官。”

恍然大悟。搞了半天是小人作祟。怪不得盯紧陕甘总督的部属。原來是想替自家侄子报仇。身为皇宫内廷走狗。自然无法亲自动手。所以只能栽赃嫁祸。把谋刺太子的罪名加在自己身上。这些阉人。当真狠毒。

能联系上詹事府的人。能知道太子的具体行程。能调动一批人马。说明这个太监很可能在东宫供职。身份不会太低。心念一转。继续问道:“草根。你知道这个刘公公的名字么。”

“不知道。”

一个小孩子不可能知道的那么多。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

皇城根。凄风冷雨。昨天的小雪下到今天已经变成了雨加雪。清冷清冷的天。冻得人直流清水鼻涕。午门前负责守卫的御林军们缩在木板子搭建的小房子里。烤着火。喝着茶。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天。

外面是空荡荡的广场。太庙和社稷坛分布左右。青石条铺就的广场上一个人都沒有。只有无边的冷雨。到了这个时间。递牌子进宫的大臣也不会來了。出外办事的宫人也差不多该回了。再过一阵子就该换岗了。就能回家守着老婆孩子吃酒去了。这鬼天气。都快过年了怎么也不放个晴天。

又过了一阵子。天色更黑了。交班的伙计们也來了。正交接着。忽然一辆驴车逶迤而來。御林军们看看车头插的小旗子。不禁骂道:“御膳房的这帮狗才。到这个点才回來。肯定在外面沒少吃孝敬。灌黄汤。”

不多时。驴车來到近前。赶车的小太监脸色苍白。鼻子下面挂着两条鼻涕。身子还直哆嗦。看样子冷的够呛。几个军士围上來踢踢车轮:“小五子。海公公呢。”

“海公公喝多了。睡着了。”小太监战战兢兢的说。车内又一阵沒一阵的鼾声验证着小太监的话。

“我就说了。这狗才肯定沒少喝。”一个军士说着。就要过來掀帘子。

“老王。海公公正做梦娶媳妇呢。这回刚摸上床还沒解裤子。就被你吵醒。他不得和你拼命。”另一个士兵调笑道。

“也是。扰人清梦。不好。”被称作老王的军士一挥手。“进去吧。”

老王却不知道。自己刚才已经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状态提示:4-11 罪魁祸首是太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