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姐开始喜欢没事偷偷看姜先生,上课的时候会坐在他后面看,下课的时候会跟在他后面看,晚上自习的时候也会偷偷瞄一两眼,什么也不说,看的也不明显,所以也没人知道陈小姐的这点小心思。

她开始喜欢在吃完晚饭后的傍晚在操场上散步,一天的热气散去,晚霞在天边照耀出火一样的颜色,知了间或着叫着,不时有微风吹过,一切好像梦境,安谧而舒缓。

可事实是操场就在篮球场旁边,每走一圈,在临近篮球场的位置就能看见姜先生,虽然打篮球的人很多,但陈小姐总能一眼就找出姜先生的所在,对她来讲,姜先生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陈小姐有时候觉得自己是病了,开始患得患失,有时候会心律不齐。她觉得自己像个偷窥狂,目光总是不自觉地看向姜先生。她渴望与他相见,不管是偶然还是精心布置,她就是想看见姜先生...每周的社会心理学课都变成了陈小姐最快乐的时光,两个人前后坐着,离得那么近,似乎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陈小姐每次上课的时候,不管时间再紧,都会洗好头发,吹干,带上最漂亮的发卡。只是希望能在姜先生心里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不过估计陈小姐的这番心思都是对牛弹琴了,对于姜先生这种糙汉子,让他注意发卡这种细节的东西,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陈小姐总是喜欢周末的时候去图书馆,她喜欢那种徜徉在书海里的感觉,让自己的灵魂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同时她也很期待,有一天自己会在图书馆里,和自己心爱的男生一起看上同一本书,当两人同时触碰到那本书的时候,两个人会彼此对望一眼,看到对方眼中的那点默契。不过可惜,以姜先生那种睡破床板的性格,周末去图书馆这种事,永远只是在计划里,从未执行过。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尤其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或者我们快乐的时候,即便这种快乐只是单方面的。

很快就到期末了,姜先生虽然平时吊儿郎当,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但是真到考试的时候,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社会心理学这种高难度的学科,在他连续补了三天笔记之后,顺利通过。当然考试的时候,一路狂抄陈小姐答案的事,姜先生是不会乱对别人说的。

而陈小姐自然就更不用说,作为高中时期的学霸,在大学时期依然是一副制霸校园,舍我其谁的气势。每每碰到高难学科,例如高数、线代这种科目,都会被请为座上宾,讲题的水平堪比老师,深入浅出,被同学们评为“模范讲师”,“大神中的战斗机”。

不过什么事都有意外。

陈小姐的意外发生在高数考试的时候。

高数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它的背后是复杂的证明和繁琐的思维,还有海量的公式,正常人看见它会头疼,不正常的人看见它会直接撕掉书本。历史证明,凡是轻视它,小看它的人必将被它挂在高高的树上,有的人被挂了一年,有的人被挂了两年,有的人被挂了四年,有的人直到毕业后,还要回学校补考它才拿到毕业证。于是高数变为很多人的噩梦,被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妖魔化,成了勇士们最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大魔王。当不得不面对它却又束手无策的时候,作弊成了通关的捷径。既然有作弊的必然就有抓作弊的,就像有阴就有阳一样,抓作弊也成了高数考场上老师的必做功课。

每次考试的时候,学校都要求学生必须携带准考证,为了防止替考现象的发生。据说前几届曾有巨牛一枚,替考四科,生生赚足了寒假回家的路费,直到一次喝多了,和朋友吹牛的时候,才被邻桌的老师发现端倪。虽然由于证据不足,无法给那位巨牛任何处罚,但是从此,学校多了一条考试必须携带准考证的要求。但是这个案例,一直在学生圈里广为流传,被视为以一人之力,改变现行制度的典范。

许是考试前的一晚睡得太晚,或者是复习后忘记收拾干净,又可能是其他原因,陈小姐的学生证里夹着一张写满数学公式的纸。开考后,监考老师在检查学生证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

很自然的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作弊手段——夹塞。

“这是什么?”监考老师语气中毫无感情,但是目光中带着些许的兴奋。

“我不知道...”陈小姐有点懵,她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跟考试有关吗?”监考老师丝毫不放松,步步紧逼。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什么都不知道啊...”陈小姐极力否认,可是效果甚微。

“都在你准考证里发现了,你还不承认,啧啧啧...现在的学生啊,平时不好好学,关键时刻净来这种歪门邪道的,能不能行了。”监考老师已然为整件事盖棺定论了。

......

陈小姐觉得很委屈。从小到大她连弊都没做过,每天都努力学习,怎么会往自己的准考证里夹什么纸条,她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飞来横祸,她觉得这是对她过往努力的否定,同时也是对她的侮辱。

眼泪在陈小姐的眼圈里打转,就是不落下来,不过如果老师继续逼问下去,一切就难说了。本来换个牙尖嘴利的来,或许能跟监考老师对付两句,这事也就过去了。可惜,陈小姐从小到大都是个连架都不会吵的老实孩子。

其实周围的同学都知道,以陈小姐学霸的水平完全用不到夹纸条,毕竟纸条还有可能错误,而


状态提示:3.喜欢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