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楚河汉界>第二十七节 间隙
大王。”张良又说道。

“孤记得!”刘邦突然暴怒起来:“可他们难道就不明白,不打垮了项羽,谁的王位都坐不稳吗?”

“如果对外征伐却得不到好处,他们的王位依旧坐不稳,春秋以后,凡是不能在战争中获得好处的诸侯国,都灭亡了至少也是衰落了。”张良答道。

“礼乐崩坏,”刘邦嘟囔道:“郦先生和孤说过。”

“正是如此!”张良提醒道:“现在韩信和张耳的军队里,都是大王任命的官吏,他们的中军近卫,也有很多人都是大王的亲信,所以他们还不敢和大王撕破脸。但大王不要逼他们太紧,若真是逼急了,他们就是拼着军力受损也要清洗大王的人,大王可不要把他们推到项羽那边去。”

“臣倒是有一计。”陈平说道。

“什么计?”刘邦马上问道。

“入其军,夺其权,如信陵君当年做的一样。”陈平低声说道:“就像张先生说的,他们军中到处都是大王旧部。”

“不可!”刘邦不假思索地说道:“没有韩信、张耳,孤和项羽单打独斗是没有胜算的。”

既然这样,陈平也就不再多说。

刘邦又思考了片刻,不再讨论如何逼韩信、张耳来救自己,而是在再次询问陈平:“离间项羽、范增的事怎么样了?”

“爆发就在旦夕间。”陈平信心十足地说道,一开始陈平还遮遮掩掩地施离间术,现在则采用大张旗鼓的策略,从这个月开始,陈平找刘邦要了一些士兵,日夜不休地向范增军营喊话,说什么只要杀了项羽,刘邦就支持范增为楚相,任凭他随便立一个楚王。

“闹得这么凶,真的好么?”刘邦问的就是这个,虽说他把此事全权授给了陈平,但总觉得这样赤裸裸地挑拨离间有些太不像话了。

“大王放心。”陈平依旧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项羽和范增都知道臣是在挑拨离间,但臣并非是无中生有,他们之间的猜忌一直都在,臣只是让两个人都不要继续下去,不要再假装不知道罢了。”

“那你觉得项羽此时还会让范增统领大军独自行动吗?”刘邦正色问道。收到郦食其的报告,得知彭越已经做好准备后,刘邦就准备让彭越去骚扰楚境。为了让陈平充分理解自己的意思,刘邦进一步解释道:“彭越最擅长的不是正面交锋,而是游兵。不过除了项羽、范增,孤觉得其他楚将也没人能打得过他,所以孤不打算让他来荥阳前线而是深入楚境。”

张良和陈平很清楚刘邦给彭越和英布的定位,为了扶持这两个人,刘邦放弃了大片领地,牺牲了支援前线的兵力,让他们征收兵粮。刘邦在自己的领土上扶持起了两股独立势力,一直计划要派这两个人去进行侧翼骚扰而不是正面作战,否则刘邦也没有必要让他们两个在魏地和南阳独自领军。

“孤会让彭越前进到定陶一线,而让英布进攻陈留,伺机反攻九江。他们率军出去的时候,孤可不想见到范增领着大军回师楚境。”刘邦盯着陈平,认真地等着他的回答。

“项羽绝对不会再把大军交给范增,更不会允许他独自领军返回楚国,”陈平大声说道:“臣以项上人头担保。”

“好。”刘邦决定相信陈平的判断,他立刻派两个使者前去彭越和英布的驻地,让他们一南一北发起对项羽的反攻。

……

楚军大营。

项羽和范增君臣二人相对而坐,项庄站在营帐门口侍卫。

营帐里的气氛非常紧张和沉重,陈平派出的人越来越嚣张,生怕荥阳周围的楚军还有谁不知道刘邦在拉拢范增,现在就差让人在各个楚军营地前敲锣打鼓地质问:“范增你为什么还不反了?”

在公开拉拢范增的同时,陈平还不容范增拒绝地替他吹嘘,说他是楚国当之无愧的第二人。彭城之战还有荥阳攻防战里范增的功绩被陈平拿出来反反复复地说,竭尽全力帮助范增在楚军中竖立威望。

“大王召臣来,可有要事?”范增等待了片刻,见项羽迟迟没说话,就主动开口问道。

项羽点了点头:“亚父年事已高,寡人想了想,觉得亚父还是不要管军中的琐碎事务了,就来寡人的中军,帮寡人筹划大计吧。”

这件事项羽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他觉得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开口,就要把范增的兵权都拿掉,省得他激愤之下去投刘邦——刘邦已经明说赦免范增过去的一切了,而从一系列事情上看,刘邦的信誉还是相当好的。

啪!

范增竟然重重地一拍桌子,他雪白的头发和胡须都因为愤怒而不停地抖动,不过项羽对范增的失礼并无丝毫不满的样子,仍静静地看着他:“亚父以为如何?”

“臣确实老朽了,”范增开口的时候,口气里充满了悲伤:“臣想回到家乡,过两天安静的日子,还望大王成全。”

“既然亚父有了这样的想法,寡人当然不敢强留。”项羽一点儿挽留的意思都没有:“亚父也不用回军营去了,把印绶留下就可以。”

说完项羽一指门口的项庄:“他会立刻为亚父安排车马,送亚父回乡。”

范增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项羽的大营。

项庄紧紧跟在范增身后,从这时起范增就相当于被软禁了,等接受了范增的军队后,项羽打算把范增的族人、家臣、门客一个不留地全部和范增一起送走。

处理完了这件事后,项羽又开始低头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节 间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