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第三十六章 除贪务尽
受吴王谕出动衙差及甲兵一千余名奔赴江南各地,大奎令其与各地暗探联络,只数月间便缉捕人犯八千四百余人,尚有少数几人潜逃,却在追捕的过程中死于兵祸。

下派的衙差及校尉皆是官升sān_jí,以吴王钦差的身份行使缉捕职责,截止到十月除去潜逃被杀的犯官,余者尽皆拿获,包括湖广行省的参政王福,大奎本以为吴王当初不过是一时气话,岂料吴王随之一道王命发往各行省:‘严查余党,绝不姑息’,此王命一出,各州府县又是一片翻天覆地的波折。

截止年底,江南各处共查获贪官,元探及其党羽已至三万余人,吴王又是一道王命发出:“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吴王虽是发了王命,却不是发往江南各地,而是发往了刑部衙门,前來传达王命的通事宦官曾对大奎面授机宜,须以刑部的名义发布通文密令。

大奎知道这是吴王的意思,当刑部主簿拟好了通文密令之后便來找大奎盖官印,大奎知道这个印盖下去,便是三万多人头落地,但吴王密旨却不得不从,大奎一咬牙将官印盖在了通文之上。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他的父母及长兄就是死于残酷剥削和瘟疫,自己被逼迫从小出家当和尚,所以,在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 后來他登基皇位不食言,果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他的办法很特别: 首先,朱元璋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当他发现御史宇文桂身藏十余封拉关系拍马屁私托求进的信件后,立即派人对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从上到下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他龙颜大怒,立即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并称: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其次,朱元璋敢于从自己身边“高干”开刀,明初的中书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由于大量留用元朝的旧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大胆对这些官员进行惩处,此为史料记载,绝非丰郎杜撰,不管做官怎么贪污,千万别遇到朱元璋这样的皇帝)

应天府虽是京城,却也不免一场浩劫,大奎奉吴王命,将刑部大牢在押的人犯一一从审,经再次被他们‘咬出’同党三百余人,由此六部官员大部分皆已裁撤,所起获的脏银系数充公,仅应天刑部大牢在押犯人已经超过了一千名。

经此一事,不光应天,便是整个江南都可谓官位空缺严重,有的府县的官衙里甚至只剩下主簿一人,说來也是,在大堂上负责抄录的主簿何人会行贿。

但许多州府却真的连主簿都沒剩下,但凡有人打官司必是上下打点,这里自然不能少了主簿,如今官位空缺,但一时之间却无人填补,往常的富豪世家子弟脑袋削尖了也要弄个官做,为什么?因为升官便是意味着发财,可如今非但不能发财,却是要命啊~。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除贪务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