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上帝指使>二千五百九十九章 诗越来越不好写了
举制的体系确立与完善都是唐朝完成的,可以说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唐代而非隋朝。根据史书记载,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在内,唐初科举的科目约有五十多种。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大概到了唐高宗时期,一切都变了,高宗是一个废人,国家的大事小事都是由武后决定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隋唐以前国家选拔官吏沿用的是区别于后来科举制的“察举制”,由郡府州县分级举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到中央,郡府举荐的称为孝廉,州县举荐的称秀才,再由官吏主管部门选派官职,但是察举制到了隋唐时代明显不再适用于当时国家的统治,所以科举制应运而生,唐代的科举大体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两个科目。而武后是才人出身,她喜欢有文化的人,唐朝科举的主要科目基本上就是进士和明经,其他科目逐渐都被废除了。其中进士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和诗赋文章,而明经的考试内容则主要是时务策和经义。因为诗赋文章的考试难度要大于经义的考试难度,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明经科顾名思义就是对于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的考试,只要是个读书人,大多都能背诵四书五经,所以明经是十分简单的;进士就不同了,进士考试注重的是文学才华,将古今治理国家和时政要义的具体实施办法或想法结合儒家经典和自己的理解,通过文学修饰书写成文,这就不仅需要考生理论知识功底扎实,更对考生的文学造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考进士绝非易事,因此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说,意思就是说三十岁考个明经科算是晚的,而五十岁能考中进士也算早的了。

我们现在的公务猿也是考文章的,主要考《当官职业能力测验》及《写作》,《当官职业能力测验》考的是怎么做好公务猿这个工作,《写作》考的是怎么写文章。说好听点是写文章,其实无不是考拍马屁的功底,你的文章写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会写。一个人要是文章都写不好,那你一天坐在办公室里你准备做什么,总不能给你准备一间办公室让你睡觉吧。写文章是很重要的,不管在任何时候,不管在哪里,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写文章水平直接是影响到了拍马屁的水平,领导怎么相信你能拍马屁,拍马屁的功底一定得扎实,一定得有内容,而且还得深刻,这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而想要做好这些的,那可就是千难万难了,当然不求大家做得多好,只要能考上公务猿,那就是祖上烧青烟了。写得好不好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考上了就行了,进入了编制你就牛了,别人就会高看你一眼。想想也不是谁都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猿,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猿,你就得学会如何与人搞好关系。你写得再好,你不会拍马屁,如何取得领导的信任,如何不用做事而且可以得到很高的地位,不要以为考上了你就牛了,这些你都得学会才行。


状态提示:二千五百九十九章 诗越来越不好写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