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大国重器>第五百一十四章 急速发展
是效果非常不好,废了好几个金刚石磨具,只磨掉了少量的毛边。

白云天考虑了一下,同意跳过这一步骤。打

磨的目的,是要对其外形进行精细调整,以接近模具形状,从而在冲压时,不会因为棱角部分造成冲压边缘密度大小不均。

但就算密度略有差异,也不影响其本身硬度、韧度等力学特性。如

果是在高精密的设备上,这点点差异会导致与其紧密咬合的部件过快老化损坏,影响其运行精度。但在精密度要求不是太高的地方,反倒不是太大的问题。跳

过打磨工序以后,吊装组再次上前对其进行捆扎。由于钢锭被切割为圆柱,捆扎难度更高、脱落的风险更大,吊装组用了很长时间对其进行多次固定之后,才通知行车对其起吊。一

群人提心吊胆看着钢柱从切割台吊起,然后保持着缓慢的度,慢慢移到了运载车的车斗。

运载车自动运行,将其送入了相邻的加热炉,以电加热的方式,迅升温至一千四百度,然后带着熊熊高温,将这团红色的金属从炉中运出来,移动到厂房另一头的的一万两千吨水压锻造机前。锻

压分热锻和冷锻。

冷锻的效果较好,但是尺寸受限,太大的锻件因为其本身硬度,会导致锻造困难。因此对于大型锻件,多是采用加热后,自身变软的情况下进行锻造。当

然,热锻会导致锻件内部应力变化,因此在锻造完毕之后,还需要进行热处理,消除其应力,强化部分力学特性以达到使用需求。钢

锭连同运载的车斗都通红一片,散着高温,人已无法接近。因此只能用钢爪将其抓起,提到万吨水压机的工作台上。直

到钢柱稳稳立住,所有人才把心放回胸膛。钢

柱的下方,是一个外圆内方的模具,其直径略小于钢柱,而其上方,就悬着巨大的锻锤。

为避免锻件陷入锻锤,其下方还特意加装了一块特种钢板。这

块特种钢板也是特别制造,其硬度比钢锭还高。

同样,下方的模具所用的材料,也是同样材料。否则用普通模具钢,加工时搞不好锻压时,锻件没按照要求成型,模具自己就先变形了。这

样高的硬度,普通切削加工根本做不到。

为了将其加工成所需要求,模具厂是先用特殊腐蚀材料成型。待其大致达到要求以后,再用高达一万多度的脉冲枪,一点点对细节进行修形,最后进行热处理,方才完成。

光是模具的制作,就用了一个多月!

这也是有准确地加工方法,若是光靠摸索,单是选择合适的腐蚀材料、确定正确的腐蚀工艺,就要好几年时间。中间的人力、材料、设备损耗,少说也要几个亿。

一个模具制造难度就这么高,可想而知现代加工技术提高,是多么的艰难。

现一种高性能材料——找到它的最佳加工方式——工业化生产,每一步都需要付出难以计数的代价,耗费漫长的时光。欧

美也是用了上百年时间、上百万科学家技术人员、耗资数以千亿计,方才拥有了材料上的领先地位。就

国内来说,用几十年时间,在基础物理的掌握上,基本追上了欧美。但是材料上的差距,却依然巨大,体现在工业上,就是各种机床精密部件、动机等材料不过关、对材料的加工工艺不过关、材料的处理能力不过关,以至于零部件很快就变形,设备稳定性差、寿命有限。

诸如单晶叶片等少数关键零部件,甚至连第一步都没迈过,不得不受制于人,靠外购来满足需要。

“所有人撤离!”等

到检查完毕,出准备就绪的信号,白云天在窗口出指令,在场的所有人迅离开厂房,进入到隔壁特别加固的待命区,白云天也缩回了脑袋。他

所在的指挥室,也是经过了强化加固的。要

知道在万吨水压机的强大压力下,崩散出来的加工件碎片穿透力比穿甲弹还高。没有特殊的防护,待在指挥室跟站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没什么区别。通

过温度探测器,他监视着钢锭的温度下降,直到它即将降到一千二百度这个最佳锻造温度,立即下令道:

“启动!”同

在指挥室的操作员早就做好了准备,听令立即按下了万吨水压机的启动键。“

准备!”

白云天从读取的仪表数据,确认一切状态正常,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操

作人员在面板上一阵操作,外面传来嗡嗡地声响。通

过监视器,可以看到锻锤先是上下几次空行,然后缓缓提至最高,继而又迅降下。它的度看起不来不是很快,但是当锻锤与钢锭相撞,车间里顿时响起一声巨响,犹如雷霆降落。巨

大的冲击力下,之前切不动、磨不了的通红钢锭,猛然矮了一截,就像泥巴一样被压入了模具。无

数脱裂的钢皮、钢屑,带着红色火星四下飞溅,击打在墙壁、地面上。由于温度过高,它们即便掉落,也仍在继续燃烧,将地面都烤得变色黑。“

第二次锻压!”锻

锤离开钢锭,只见就在这短暂的接触中,其底部钢板已经因为升温而略微变红。工作台上,模具也被烤得滚烫,上部变成了与锻件同样的亮红色,无法直视。

锻件不可能一次就锻压成型,需要初锻、二锻、终锻。一次锻压,锻件在模具约束下,挤压紧缩、拉长一点。三次锻压后,才变成所需的形状。在<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四章 急速发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