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感通者>11.困惑

看到大家一脸凝重的样子,成鸿笑着安慰,“别担心,每年大家都一样,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这门课和其他课不太一样,前面可能我讲的比较多,但后面更多的是我们一起探讨,我会努力给大家把内容讲清楚,有问题请大家及时提出来,课后也欢迎交流,我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室地址已经发到终端上。”

“趁现在大家脑袋还比较清醒,我先说一下考核方式。”成鸿打开投影,这一次教室没有突然黑下来,室内保持半明半暗的状态,所有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屏幕。

“这门课没有签到,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各占一半。”成鸿说道,底下大家都在忙着拍照,闻言,一边拍一边点头。

“考查内容分两个部分:理论和实践,除此之外,解析者会增加‘搭档反解析器编录’的考核,成绩算在实践分数里。”

不少搭档举着终端一脸吃惊,显然还不知道对方要给自己编反解析器的事,周宇侧头看了看旁边,朱谨正全神贯注地盯着讲台,

成鸿认真解释道,“搭档反解析器编录建立在感通的基础之上,严格来说它属于跨学科内容,但我们一直把它划在感通实践的考察范围内,抱歉现在才告诉大家,因为感通的很多内容属于一级机密,无法公开,这部分内容只有通过感通测试的人才能接触到,你们在学校里能知道的也非常有限。提醒大家,机密内容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违反规定会受到严重处罚。”

“好了,闲话到此为止。”成鸿耐心地等着最后一个女生放下终端,“现在我们正式上课。在拿到你们的感通器前,我想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感通?”

他鼓励地看着大家,大部分人和他面面相觑或者低头盯着终端,对这份期待无动于衷,不出所料,何淑娴第一个举手。

“好的,请你来回答。”

“感通指解析者和搭档之间借助特殊装置感知并正确解析对方思维,以及实时共享信息的行为。”何淑娴流利的答道。

成鸿看着对方,他的眼睛细长,眼角自然上扬,仿佛天生带着笑意,“很好,你叫什么名字?”

“何淑娴。”

“谢谢何淑娴,为了更快认识大家,我希望大家回答问题之前能先报一下名字。”成鸿说,一边示意对方坐下。

何淑娴重新坐下,她肩背挺直,专注地看着讲台。从小到大,每个年级总有一两个这样的存在,他们不会被任何问题难倒,也不会因任何夸奖骄傲,他们仿佛天生宠辱不惊、无所不能,叫人欣然承认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这是课本中给出的答案,但没有实际接触过感通的人很难对它做出评价,”成鸿说道,“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不久前在测试中体验过一次感通,有谁愿意说一下当时的感受?”

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不少人都快忘了一个月前的考试,朱谨盯着前面椅子的靠背,若有所思。考完后,她几乎没怎么回味过那场考试,当时又紧张又窘迫,坦白的说,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细细品味的体验。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朱谨下意识瞄了眼周宇,周宇表情如常,从他脸上完全看不出任何心思,朱谨忍不住在心里哼了一声。

有这种感觉的不是朱谨一个人。座位上,有人脸上浮现出怪异的表情,仿佛闻到了什么不好的味道,还有人开始莫名脸红,从耳朵直红到脖子。

大家仿佛约好了似的,都想等别人先开口。过了很久,其实只有一两分钟,终于有人举手了,在全班注目下,一个男生勇士般站了起来,“我叫秦逸,一句话说,我感觉很懵逼。”

所有人大笑起来,尴尬和不自在仿佛消失了,气氛在那一瞬间松动了些,秦逸也咧嘴笑着,似乎对大家的反应十分满意,接着他认真道,“每时每刻接收的信息量太大了,我感觉特别累,而且整个过程我稍不留神就会跑偏。”

朱谨忍不住在心里点头,她想起解决完一组对手后自己和王述脑内越跑越远的经历,恨不得把头埋进抽屉。人一秒钟能想的东西太多,全程跟进更别提多累了,可也不能像说话那样一句句来,不然对手早甩你好几条街。

成鸿仔细听着,微光下他的眼睛十分深邃,五官线条柔和,温润如玉,等秦逸说完,他颔首道,“谢谢,秦逸,请坐。你说的没错,脑电波传递信息的频率和信息量都远超出普通的交流方式,但目前我们的大脑还没有进化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所以痛苦是必然的,我们只能努力适应。这里我先提两个建议:第一,学会‘无视’,哪些信息需要无视呢?比如对方走神了,比如外界故意给你们施加的干扰;第二点,习惯它。在传统的交流方式下,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思维习惯,现在新的交流方式迫使我们做出改变,要跟上对方的思考速度,学会抓重点,但又不能忽视细节……”

成鸿看到有人做出要呕吐的表情,笑得更开心了,他弯了弯眼睛,一脸轻松地说,“别担心同学们,感通其实很简单,大家都会习惯,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做到这一点,很多人认为脑电波交流是人类的进化方向,我个人也非常赞同。”

艾媛烨悄悄吐了吐舌头,好多组合茫然对视,思考着对方和自己谁会更不靠谱一些。

成鸿这句话朱谨怎么听怎么耳熟,她眯起眼睛,下意识地戳着扩展屏,屏幕被戳得荡起一圈圈波纹。

状态提示:11.困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