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宋有昏君>第35节 游说(上)

这也是为什么,一向见惯了生死的曹曚会在这件事上显得如此婆婆妈妈,毕竟此事牵扯的是曹家的荣辱,并不是他一个人。

不过就在他陷入思索的时候,一个声音却传了过来。

“将军是在纠结到底要站在谁的那一边?”

顺着声音望去,一个年轻的脸庞出现在了眼前。

赫然就是那位劝降了萧览的岳翻。

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赵桓身边的亲信,此时居然出现在了曹曚的这里,听言语之间的意思还显得颇为熟络,似乎两个人早就认识了。

而他的话显然让此时的曹曚更加纠结了,一时无法做出抉择的他只能就这样默默的低声不语,仿佛只有沉默才能够解决问题一样。

可是岳翻却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将军是选择站在太子这边?还是郓王那边?”

岳翻微笑着说道,语气显得和缓异常,可嘴里的话却如同连珠炮一样,一枪一枪的打在了曹曚的身上。

令人窒息的节奏让曹曚不由得张大了嘴巴,但是不管怎么努力,却都好像说不出一句话来。

“亦或者是谨守中立,谁的队伍都不加入?”

见到这幅见令人着急的状况,岳翻却丝毫都不着急,依旧只是微笑着,却波澜不惊的点出了曹曚所有的想法。

岳翻一边说着,一边缓缓的看向了对方,那直勾勾的眼神却看的曹曚不由的后背发凉,寒毛倒竖。

本来是客人的他却让身为主人的曹曚显得如坐针毡一般。

在这目光下,左扭右扭,似乎怎么都坐不舒服。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有些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先生想必是想让我去投靠太子殿下吧!毕竟你是他的说客。”

曹曚黑着脸,闷声闷气的说道,在他看来,眼前这个人在送完信之后之所以会选择留着不走,无非就是打算继续劝说自己。

再加上三日之前,跑来告诉自己朱雀门有人斗殴的人就是岳翻。

要是再想不出事情的始末,曹曚就有些太蠢了。

很明显他被那位太子殿下给算计了一番,本来可以谨守中立,事不关己的自己,现在却只能被迫在两个漩涡中选一个,不会淹死自己的跳进去。

要说心里没有一点儿的气愤,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和岳翻说话的时候,也显得比较粗暴。

只不过对方的反应却和曹曚脑海里的构想完全不同。

听着这粗暴的话语岳翻却并没有生气。

反倒是微笑着看向了他,似乎压根儿没有在意刚刚的语气,默默地端起了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一举一动都显得慢条斯理,似乎现在被劝说的人反倒是他了。

可是,对于岳翻的这副模样,曹曚却好像是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一般,他稍稍地驱散了一下心中的纠结。

竟然也同样端起了茶杯慢慢的品尝起香茗。

然而,曹曚的动作还没有持续多久,岳翻接下来说出的一番话却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兴趣。

“我今天可不是来游说将军你的,我是来救将军一命的。”

相对于那些一上来就先说好处和情况的说客,岳翻的话明显出乎了曹曚的意料。没有劝说和好言温慰。

反倒是直言说是来救命。

但是也就是这样危言耸听的话语,却一下子把曹曚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

“哦?”

他默默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随着话音将目光投了过去,面对这奇怪的一席话,曹曚心里虽然有些不开心,但还是按耐着性子问了下去。

“将军,你可知道自己已经大祸临头了,现在除了投靠太子殿下在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

直到这个时候,岳翻才选择了直入主题,嘴里的话却越来越危言耸听了。

原本还期待对方有什么高见的曹曚一下子显得失望不已,不知不觉中又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注意力也转移到了别处。

曹曚可不认为现在的自己有什么大祸临头的,无非就是在太子赵桓和郓王赵楷之间选一个站队。

大不了自己就这样就拖着,坐山观虎斗,大不了等到事情尘埃落定了再选择一个优胜者去投靠就行了,哪里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在他看来,岳翻完全是在危言耸听,刚刚还提起来的些许兴趣一下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只可惜曹曚口中的这杯茶还没有喝完。

岳翻的长篇大论却接踵而至。

“将军可曾知道东汉末年的刘表,官渡之战的时候,他也打算坐山观虎斗。可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管是哪方赢了,都会恨之入骨,想要除之而后快。”

岳翻并没有讲什么深明大义之类的事情,反倒是直接晓以利害,还用了三国时期刘表的例子来做比较。

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坐山观虎斗,两边都不靠,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一些话对于曹们的说服力却并不大。

他们曹家看似虽然是将门之后,实际上也是诗书传家的,对于这个例子,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却毫不在意,反到是言辞轻浮的说了一句。

“既然如此,我完全可以选择投靠郓王嘛,他现在已经将太子殿下下狱,明显已经占了优势,我何必去上一条已经快要沉了的破船呢?”

曹曚不为所动的笑了笑,也将自己心里的话毫不避讳的说了出来。

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会选择的如此困难,只不过是拿不准主意到底要投靠哪一方。岳翻帆所说的


状态提示:第35节 游说(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