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宋有昏君>第1节 跃马入汴京

轰隆隆的声响不断的传了过来。

飞扬的尘土从远处弥漫了起来。不断的向前延伸。

定眼望去,这才发现来的人是一大片黑压压的骑兵,只是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就大概有近万人之多。

居然绵延了十几里。

“殿下,翻过前面的山,再走大约五十里就到东京了。”

岳飞看着一马当先在前方疾驰的赵桓,大叫了一声,毕竟身边的马蹄声实在是太过于嘈杂了,要是不大声一点,恐怕一马当先的赵桓根本就听不到。

不过,岳飞这一个举动却有些多此一举了,他们所走的本来就是官道,赵桓哪里会不知道距离呢。

再加上这一条路也不是赵桓第一次走了,他上次离京的时候,所走的就是这条路。

“是吗?”

可是,令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本应该熟门熟路的赵桓此时却好像这才反应过来,有些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

显然是有什么心事。

赵桓一边御使着骏马向前一路狂奔,可眉头却已经完全皱到了一起。

这一路来,伴随着和汴京的距离越来越近,沿途的村庄也变得越来越凋敝,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变的空无一人了。

不少的百姓也惨死在了道路两旁。

一路的所见所闻可谓是千里无鸡鸣,遍地是白骨。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景赵桓在心中早就了然了,只是稍稍一想就明白了一切。

这些祸事可不是金国人干的,要知道,按照常理来说,由于进攻应天府的那一路金军已经被赵桓完全消灭了,从应天到汴京的这一路应该是并没有受到兵马的侵扰才对。

可是百姓们却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而干出这种事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汴京勤王的宋军。

这些人驻扎在本乡本地的时候尚且还能够恪守军纪,可是一旦到了外省,恐怕就比土匪强不到哪去了。

而且这样的事情就连赵桓的不对也不能免俗,两日之前他就因为麾下的几个士兵纵兵抢夺老百姓的粮食而斩杀了这些人和他们的都头。

不过,虽然赵桓能够约束自己的部队,是对于别的宋军他就无能为力了。

因此,这沿途的百姓还没有遇到金军,反倒是被自己人祸害了个够呛。

相对于战场上拼命搏杀的惨烈场景,百姓所受到的灾遇难显然更加触动了赵桓。

而就在岳飞和赵桓交谈的这个档口,这浩浩荡荡的几千大军,便又路过的一个村落。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就发现了村子里飘散出来的屡屡黑烟。

再加上熟悉的尸体烧焦的味道。

赵桓不用进去便已经知道这又是一个被祸害过的村庄。

“殿下,这些兵痞真该死。”

看到眼前的惨状,岳飞更是受不了了,本就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满怀着报国的雄心壮志,见到百姓这般遭遇简直是如同感同身受一般。

“哎!”

岳飞的抱怨,显然也引起了赵桓的共鸣,可是现在的他又能做什么呢?无奈之中只好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而赵桓的这副神情,显然也和宗泽是一样的。

这位老书生为官这么多年几乎没有看过这样的惨状,心底下更加联系这些沿途的百姓。

但他也明白自己这一行人并不能做出任何的改变,起码现在不行。

于是便如同赵桓一样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就不再说话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啊!”

赵桓纵马奔驰着,看着不远处若隐若现的尸体,心里面一下子感触丛生。知道这个时候他也才真正明白了张养浩词里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由地在心里面感慨了一句同样的话。

想到这里就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驱散了心中的杂念,全神贯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赶路之上。

——————————————————————————————————

“末将西军刘琦参见太子殿下!”

又花了足足给半天的时间,在将近日落时分,赵桓麾下的八千骑兵终于一处宋军大营。

谁知道赵还没有来得及自报家门,这处宋军大营却首先打开了自己的大门。

这不才刚刚来到大营的门口,就已经有人迎接在了这里。

在赵桓打马停住脚步之后,一个身形魁梧的将军走到了众人面前。

这才一见到赵桓的旗帜,就主动单膝下跪,行了一个军礼。

不过这人的话虽不多,却实打实的将赵桓给吓了一跳。

对于这个名字,赵桓可是觉得有些如雷贯耳的,毕竟此人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将自诩战无不胜的金兀术打得丢盔卸甲的人。

而赵桓之所以将眼前这个男人和历史上的那位名将刘琦联系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方在自报家门的时候,说出自己是西军出身。

也正是这句话确定了赵桓的想法。

毕竟同名同姓就连从军的地方都一样,可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在确定了这个人的身份之后,赵桓的心里却又升起了些许疑问。

“将军是怎么知道我的行踪的?”

对于刘琦可以判断出自己什么时候到达,赵桓显得有些惊讶,自认为并没有暴露自己的行踪,当下就觉得有些奇怪。

“回禀太子殿下,末将三日之前接到了张俊将军的来信。因此,这才会算准的时间提前在这里等候太子殿下大驾光临。”<


状态提示:第1节 跃马入汴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