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宋有昏君>第四节 闲话徽宗(下)

说到这里微微的停顿了一下,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可听着的宗泽却一下子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

“难不成皇帝陛下早就想到了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所以才将殿下扔到了南京应天府去?”

宗泽试探性的问道,经过了刚刚那么一番提点,要是还不想不清楚一切,就不是宗泽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默默地摇了摇头,似乎是在感慨。

显然,宗泽也明白自己居然把皇帝陛下给看走眼了。

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赵桓却又为宗泽补充了一句。

“不光是如此!”

赵桓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父皇这么做还是在为我清理朝局之中的障碍。”

却只说了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就又停顿了下来。

“清理障碍?”

宗泽似乎又陷入了思索,默默的揣摸起了赵桓口中的这四个字,这下子他才算是完完全全的明白了徽宗皇帝的心思。

这位皇帝陛下虽然行事轻浮,宠幸奸佞,却并不是一个蠢货。相反的,这位皇帝陛下比任何的人都要聪明。

别的不说,光是从茫茫多的太监里指定了童贯去监督西北的军务,就可以看出皇帝陛下是绝对有识人之才的。

要知道就是这个太监差点灭掉了西夏,完成了连狄青都没有做到的事。

宗泽以前原本以为是天佑大宋皇帝陛下撞大运,选对了人。

现在经过了太子赵桓的一番提点之后,这才完全想明白。

所谓的支持郓王和太子争夺皇位,其实就是暗地里宝太子寻找出到底有多少人是可靠地,同时,在太子继位了之后也能够给赵桓足够的理由去清除掉这些隐藏的障碍。

也只有明面上的冲突,才能够把藏在暗地里的所有的敌人找出来。

至于何金国人一起夹攻辽国的这个计划。

恐怕徽宗皇帝的心里真正打的主意是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

而目的恐怕就是为了让对方拼得两败俱伤,并且国力大大衰弱之后,一举收回被辽国人占领了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只不过有两个事情却完全出乎了汇总皇帝的意料,第一件事,那就是低估的女直人的战斗力,他怕是也没有想到辽国这么不中用,居然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被对方灭掉了。

第二件事就是高估了宋军的战斗力,在他看来经过的十数年的用兵之后,西军应该是一个战无不胜的百战雄师,不说是完全击败敌人,起码能够相持住,就如同当年的宋辽一样。这一点也在北宋历年的对内对外战争里表现出来了,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席卷了整个南方,看似已经成了愈演愈烈的趋势。然而就是这么一大股坐拥半壁江山的叛军在西军的手里也只是撑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事实上这就是海上之盟的时候,宋朝的底气。

只可惜事与愿违,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按照徽宗皇帝的想法发展下去,白沟惨败之后,宋朝赖以生存的国防力量西军便被打残了,这才造成了之后一系列的事情。

当然,宋徽宗依旧是个昏君,治国方面也没有什么本事,在他的治理之下,大宋民怨四起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帝王心术这个方面却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皇帝。

“老师可想明白了?”

赵桓微笑着询问,却一下子打破了宗泽所有的思索。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刚刚回过神来的老者似乎是有些感叹一般的说道:“看来,老臣还是小觑了皇帝陛下呀,真正愚蠢的人是我。”

宗泽的语气似乎是有些落寞,不过只是片刻却又好像是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

微笑着看向了赵桓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太子殿下随机应变吧!”

伴随着宗泽的话语,天空上的月光仿佛也更加明亮了,而帐篷里的灯火却依旧燃烧了下去。

——————————————————————————————————

翌日

隆隆的战鼓声响彻了天际。

无数骑兵在烟尘之中奔跑着,似乎是在演练阵型。

而就在军营的正中央的一大片空地上面,此时却建立起了一个高台。

“相公,别来无恙啊!”

赵桓见到有几个人在宗泽的指引下从高台下面走了上来,便立即明白了这些人的身份。

还不等对方说话,就率先站起身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走向了那一行人一把拉住了李邦言的左手,神色亲切的交谈了起来。

当然,两个人并没有说几句话,毕竟身后还有一群人跟着呢。

于是,赵桓就把目光又投向的身后。

也就看到了那个跟在李邦彦身的英武异常的年轻人,这个熟悉的身影,立马就和脑海中的印象结合在了一起。

“赵构参见太子殿下!”

看到赵桓的目光投向了自己,这个年轻人立即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礼。

而这个年轻人也成功的吸引了赵桓的注意力,他缓缓地抬头望去,只是片刻就想到了这个英武的年轻人是谁。

“九哥,怎么这么客气了?”

赵桓微笑着看向眼前的这个男子,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错,这个被他称为九哥的男子乃是自己父亲的第九个儿子赵构,靖康之耻里唯一一个跑出去的皇子,也正是这个人在后来建立了南宋。

“嘿嘿,我看大哥刚才的神情那么严肃,还以为是不认识我了呢!”

赵构笑着回答,对于赵桓


状态提示:第四节 闲话徽宗(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