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明末烟云>【】 第十五章
间,迄今已有屹立五百多年历史,模样显得端庄秀丽、庄严肃穆。

华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更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

李自成意气风发的骑在乌龙驹身上,独马扬鞭催着乌龙驹扬起马蹄,奔向承天门,脸上的神情就像一个发现新大陆的孩子一般惊喜。

李自成道:「朕,终于看到这些事物了,承天门以后承的是大顺的天。

」承天门此时已经布满了候圣驾,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御营亲军守卫。

这时,都跪在地上接圣驾,军容整肃,不动如山。

大顺将士呐喊道:「皇上,万岁,万万岁……」大顺将士们的呐喊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斗志昂扬,声震百里。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李自成心血来潮,无不动容。

忽然,手抓紧马缰绳,挥鞭一甩乌龙驹的臀部。

乌龙驹便扬起前蹄,响亮的朝天嘶叫三声,驮着皇帝李自成走上那白玉桥。

李自成双眼顿时精光闪闪,只因这一切太过满足自己的期望了,胸中因为心潮不停而澎湃非常。

李双喜骑马跟在乌龙驹后头也上了白玉桥,心情也兴奋无比,但是李双喜不敢走桥中间,只从靠近桥的雕龙栏板边而走,因为中间只有皇帝一个人才能走。

李自成骑着乌龙驹站在白玉桥上,意气风发的回首一望,文臣武将见到大顺皇帝回首,再次如波澜起伏般有条有理的跪拜下来。

这一拜,露出了身后的大明门背景,此时大明门正被越来越盛的阳光普照着。

不远万里的阳光温暖的普照着大地,普照着紫禁城还有它新来的主人。

李自成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朝文臣武将们从容轻轻一甩马鞭,展示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气度。

a4d;发布页2u2u2u点¢○㎡李自成庄严道:「平身……」接着,李自成一行人,穿过了高大壮阔的承天门,背后的午门便清晰的呈现在了众人的眼里,其模样李自成和文臣武将们也是第一次看到。

竟然比承天门还要高大壮观,规模建制已经大大的超过承天门了,可谓是小巫见大巫,真不知道午门里面又是怎样让人震惊的情景啊。

李自成看到午门的景象,一双星目如同看到辽阔的海洋般,瞳孔胀大放大着,内心的惊喜和震惊更上一层楼了。

李自成心想,十几年的拼搏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午门在李自成的视线里,如同一座高大的山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了。

城楼雄伟壮观、叹为观止,李自成心想午门里面的紫禁城一定会是更加让人匪夷所思、惊心动魄的画面啊!大顺皇帝李自成是第一次见到午门,虽然在明朝活了三十多年,这还是第一次进入北京,更进入了凡人不能接触的皇城范围,所见所闻都不是西安可以比的。

然而,不同的是,第一次进入北京,北京就已经整个归大顺皇帝李自成所有了,这样带来的神奇感觉在李自成心里激荡徘徊着。

但见,已经收到皇帝驾临的消息,率领清宫营的李过和李岩,率领大顺清宫营的一些将士忽忽地行出午门,有条有理的来到雄骏的乌龙驹蹄下,有条有理的都跪下接驾。

李过和李岩沉沉道:「微臣,给皇上,接驾……」李自成看着他们的神情,感觉不妙,心头沉了下来,知道崇祯帝还是没有找到,哪怕只是崇祯帝的尸体。

李自成知道没有找到崇祯帝,心里不安了起来,生怕崇祯帝跑回了江南,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届时大顺就会夹在了大清和大明之间,将来仗就不好打了,好比大明和大顺换了一个位置,对大顺来说极为不利,对大明来说其实力范围却连通了整个江南版图。

但是李自成在文臣武将面前又不好发作,因为要保持皇帝的威严,而竭力镇静。

午门前有承天门,大明门,后有皇极门。

各门之内,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

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

北面门楼,面阔达九间,上面是重檐黄瓦庑殿顶。

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

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

午门,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李自成虽然还没有进入紫禁城,然而仰望午门之壮观,已然让李自成心潮澎湃生成阵阵涟漪,一双星目精光四射,激动不已。

李自成心想自己的雄心壮志,今朝已经成功大半了。

李自成轻轻挥动马鞭,于是乌龙驹驮着李自成向午门前慢慢前进,乌龙驹行了十多步,李自成英姿飒爽的手扯马缰绳,跳转马头。

李自成面向文臣武将,只见个个都面露喜色,脸上都充满了对大顺的希望和对大顺皇帝的敬畏佩服。

李自成看着眼前的这些文臣武将,能来到午门前的人,都是和李自成出死入生的心腹和核心将领。

李自成的星目一个个轮流看着他们每一个人,只要看一眼,李自成都能说出和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故事。

这些云集般的文臣武将后门,旌旗蔽日随风飘扬,阳光普照下,像预示着大顺的大好时光和美好将来。

李自成心血来潮,催动乌龙


状态提示:【】 第十五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