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希波克拉底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

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扑灭瘟疫。

最后这场瘟疫被扑灭了,言铮想到现在的沧焰,和当年的雅典很像,时间仓促,她又没条件去寻找病因,只有学着希波克拉底,先用火解决。

至于石垩灰,那是上次瘟疫带给自己的灵感,石垩灰的功效是中医都认可的,沧焰的大夫们还没发现它的好处,它用在药中,可以止血,蚀恶肉,治疥廯,创伤出血,疗髓骨疽,还能生肌长肉等等。

在没有大量的抗生素可用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最好的克毒良药,言铮豁出去了,搜索了自己脑海里关于石垩灰应用的所有知识,传授给了这些大夫。

不用三天,第二天,回访的大夫就惊喜地发现用了他们药材外敷的病人,脓包都萎了,按言铮教的方法清洗,流出来的已经不是脓血,是鲜血,这就意味着药起作用了。

这些大夫欣喜若狂,转了一圈就赶紧去白府禀告言铮,来的人太多,周大爷本来按关洛飞的命令不准任何人打扰言铮,可也招架不住他们的兴奋,不得已只好把人放了进去。

言铮被绿荷叫了起来,匆匆梳洗就赶了出去,被众人围着问这问那,听到药起作用了也不得意忘形,耐心地给众人讲解着。

各家各户虽然见药起效了,也不敢松懈,依然在自己家里生火,按言铮的吩咐,一直烧到安全为止。

听到药起效了,赵天澜在宫里舒了一口气,他为自己没看错人欣慰,同时也为自己的理智决策而满意。

时间一天天过去,五天后,帝都就没有再发病的人,患病的也在渐渐康复,街道上开始有人走动,也有几间店铺开门经营了。

在瘟疫的侵袭下,帝都本来已经物以稀为贵,可是这些开张的店铺都没有抬高市价,米店粮铺都以之前的价格出售米娘。

这让很多人都惊讶,特别是还没开张的那些掌柜,还想着借这机会发财,人家这样卖,他们再卖高,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这些人一打听,才知道这是陈家的店铺,陈胜屿把家族经商的召集了一部分进帝都,这些店铺和价钱都是他定的。

陈家回来了,本以为已经倒了的大家族,重新被陈胜屿聚合在一起,这些人知道后就忍不住冷笑,陈家吃了一次亏还没学乖吗?还敢这样嚣张,就不怕赵天澜容不下他们吗?

可惜这些人都想错了,赵天澜亲自接见了陈胜屿,对他这样的行为很满意,依然任他为财政大臣,主管沧焰的财务经济。

赵天澜是这样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前我父皇没看到陈家的功劳,只看到了陈家的危害,对陈家犯下了大错,我很惭愧……你放心,我会弥补的!我不会和父皇犯同样的错误,只要我在位一天,陈家永远是沧焰的朋友……”

这已经是赵天澜作为皇上最好的态度,为了展示自己对陈家的肯定,赵天澜还赐了陈胜屿黄马褂,免死金牌,还有一块牌匾,上刻“芳菲远扬”,背后提了洋洋洒洒近五白字的嘉赏之词,与此同时,还封石絮为四品诰命夫人,牌匾一块,上书“箴诫扬芬”!,表彰石絮美好馨德,贞洁的品行。

石絮接到牌匾后大笑,她离这几个字远呢,赵天澜为了笼络陈家,也不怕话大了闪了舌头。

只是和陈胜屿一

样,石絮对这些虚名都不计较了,反正他们做自己该做的事,无愧于心就行。赵天澜要是再像赵罡一样不识好歹,他们有能力支持他,也有能力毁了他!

这和言铮的想法是一样的,两个朋友不用说出口都能知道对方的心意,也正是有了这样共同的目标,她们才会越走越近。

就像言铮说的,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你不想做人,那就毁了你的支撑吧!

被陈家这样一带头,再有赵天澜的支撑,那些想大赚一笔的都灭了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形势,赵天澜要登基需要的是民心,他不会允许任何人破坏自己想安宁的决心的。

出头只有找死,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们还敢出头,不用赵天澜出手,那些百姓就能断了他们的生路。

权衡利益,这些人不甘示弱地纷纷开张了,没几天,帝都就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运进来,虽然价格高了一点,却也在能接受的范围中。

被瘟疫闹得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新鲜瓜果的有钱人,都纷纷解囊,让那些商人都乐的合不拢嘴,在利益的驱使下,更多的东西都运了进来,不到半个月,走在帝都大街上,已经看不到荒芜的影子。

似乎那是一个噩梦,醒了就烟消云散了,除了家里死亡的人,大家的生活慢慢走回正常的轨道。

这时候,赵天澜顺理成章地登基了,没有劳民伤财的仪式,只是百官跟随着去天坛祭祖,焚香告祭了天地就算礼成。

这在百姓中也没引起什么轰动,大家都觉得这是顺其自然的事,赵天澜如约扑灭了瘟疫,没有弃帝都不顾,已经有资格做皇上。

至于他做了皇上会怎么样,那已经不是他们有能力管的事,听天由命吧,不能离开,就习惯这样的生活。

赵天澜登基的第一个早朝,册封了自己的王妃陈初霁为皇后,正式委任董相继续为左相


状态提示:言铮失踪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