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六朝云龙吟前传>第 241 部分阅读
己的田地,能种田纺麻。要买的物件着实不多。”

程宗扬这才知道,舞都虽然是大城,但居民大都自给自足,关上门就能自己过日子,难怪商品交易这么不发达。

“我就不信他们不花钱——老敖,这里有青楼吗?”

“有。”敖润道:“可程头儿,你不定能看上眼。”

“最好的在什么地方?那些公子哥儿难道不寻花问柳?”

敖润老实道:“反正我是没碰见过。”

朱老头道:“那些大户人家,自家养的歌妓就有几百人。往来宴饮,都在自家宅中,哪里还用出去寻乐?舞都这就算不错了,多少还有几家酒肆、客栈。小程子,你以为到处都跟临安一样呢?”

程宗扬半晌才道:“怪不得我还觉得纳闷,雲家祖业在汉国,怎么产业全在晋宋?原来是没生意做——不对啊!我在临安也听说汉国颇有些大商人,地方繁华,比起宋国也不逊色。”

“那是宛洛一带。当初天子把天下的富强大族迁往洛都,世家大族多起自宛郡,宛洛周围人口不到三成,却汇聚了汉国七成的财富。舞都是武帝南征夺取的晋国故地,地方豪强早被迁徙一空。如今这些豪族都是别处迁来的,怎么能和那些通邑大都相比?”

难怪雲家在舞都这么低调。程宗扬总算明白过来,舞都位于汉国边陲,又因为经历战火,地广人稀,大量土地又被豪强大族占据,商品经济基本等于零,只怕比苍澜也好不到哪儿去。

朱老头就等的这一刻,先用严酷的事实教训教训这小子,然後劝小程子别满门心思做生意,男子汉大丈夫,还是赶紧幹正事要紧。他笑眯眯正准备开口,没想到程宗扬却笑了起来。

“这里的商业完全是空白啊!太好了!”程宗扬重重一甩马鞭,意气风发地大笑道:“这么大的市场,整个都是我的!”

朱老头脸黑如墨,跟着程宗扬回来,就一头扎进柴房,要死不活地拱在麦秸堆里长吁短叹。

程宗扬兴致勃勃地回到房间,叫道:“死丫头!快去磨墨!本少爷要写一份计划书!”

“什么计划书?”却是雲如瑶捧着纸砚出来。

“关于舞都的商业开发。”程宗扬搂着雲如瑶亲了一口,然後道:“死丫头呢?”

小紫声音从蛋屋里软软传来,“人家在看书。”

“你才认识几个字?别笑掉我的大牙了。”

程宗扬伸头一看,小紫果然是在看东西,只不过是雲如瑶手书的那些文字。

雲如瑶红着脸道:“小紫妹妹好聪明呢。过目不忘,奴家只教了一遍,就都认得了。”

程宗扬一阵惭愧,呆在南荒那种环境里,朱老头根本就没想过还有教小紫认字的必要——别说朱老头了,她跟了自己这么久,自己也没想到这事。小紫认得几个字,还是跟秦会之等人偶然学的,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可是给死丫头看这东西?真的没问题吗?瑶丫头写的东西何止是大胆奔放?妥妥的少儿不宜!不过话说又回来,少儿不宜的东西死丫头别说看了,幹的就不少。这两个一个有想像,一个有实践,遇到一起,不定会起什么反应呢。

雲如瑶一边铺开纸张,一边好奇地问道:“商业开发?”

“我发现舞都的商品交流几乎是空白,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开发商业。哦,我有没有告诉你,我的盘江程氏也是经商的?”

“奴家听小紫妹妹说了。”雲如瑶抿嘴一笑,然後有些担忧地说道:“但舞都人很少买东西的。奴家记得哥哥也在城里开过店铺,可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生意,只好关张。”

“再自给自足的社会,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自己做。而且越是封闭的社会结构,对商业的抵抗能力就越低。”程宗扬信心十足,“比如舞都人家家户户都要用家俱,一张几案自己做也许要一个月,还要浪费大量木料。而我开一家家俱作坊,聘请熟练的工匠,大量购入木料,不出三天就能做出一张几案,加上工钱也只用一两个银铢。即使一张木几卖三个银铢,可舞都人把做几案的木料卖给我,再多花一个银铢就能得到一张美观耐用的木几,还省下一个月的时间。”

第十九章 情同姐妹

雲如瑶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算的。”她一边磨墨,一边回忆道:“还是奴家小时候,哥哥曾经贩来一批几案箱柜,想卖给舞都的大户。後来奴家听说,城里的杜家很喜欢那些家俱,每样买了一件。杜家没有山林,但田地很多。于是他们找了处丘陵,挖了沟渠,栽了上千株树苗和漆树,又派了上百名家奴学习木匠手艺。十年之後,等树木成材,杜家派家奴伐下树木,解成板材,然後按照那些家俱的式样逐一打造,连漆料都是自家漆树产的。而平亭侯邳家有现成的木材,连样品都没有买,只让家里的木匠看了一遍,回去便原样打造出来,一文钱都没花。”

程宗扬听的发愣,这是什么作风?看到中意的家俱,不是买下来,而是回去挖沟栽树——汉国的豪强这是成心表现自己为什么叫豪强吗?

雲如瑶道:“一般人家便是想买,奈何手中并没有多少多余的钱铢。毕竟粮食可以自己种,钱铢却是种不出来的。那些豪强们虽然有钱,但自用已足,多余的钱铢大都用来窖藏。不仅豪强如此,连朝廷也是如此。府库积粮如山,钱铢的穿绳都已朽烂,还以为盛世。岂不知钱铢如泉,聚而不用,不过死水一潭,流动起来方有


状态提示:第 241 部分阅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