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龙兴之所>第一百七十一章 王允之变

蔡邕很明白老友的性格,听他言语满是无奈和愤慨,不由得道:“子琰,是否洛阳有变?”

黄琬看了眼老友,又看了看众人,这才道:“不瞒各位,老夫曾经和王司徒商议过诛杀吕布之事,可是……”

“怎么了?”戏志才忍不住问道。

“唉……人心难测啊……当年王司徒一心为公,甘冒奇险借刀曹操刺杀董卓,后又不惜牺牲义女,巧施美人计成功离间董卓、吕布关系,可惜最终功败垂成,最后不得不护着圣上杀出重围还都洛阳,谁知还都洛阳后,王司徒他……”

原来,王允到了洛阳后,因为貂蝉的关系,深得吕布信任,事无具细,皆由王允处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他有了实权、他的手中掌控了无数人的生死后,他的心态渐渐发生改变,他很清楚一旦献帝落到了别人手中,仍免不了傀儡的实事,而他也注定要失去一切权利,运气好的话给个虚职,还能安享晚年,如果运气差一点,那就……当尝到权利的滋味后,再想放手就不那么容易了,他不甘愿放弃,他想要紧紧抓住,只为心中的yù_wàng,只为掌控他人生死的那种快感,只为让无数人在他面前匍匐……他清楚,想要继续这一切,那他只能依靠吕布,与吕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乎,他将自己绑上了吕布的战车,成为了吕布的爪牙,他忘记了往日的誓言!

黄琬曾经找过王允,希望他和自己联手除掉吕布,可是王允当场拒绝,并且还要黄琬宣誓对吕布效忠,否则便别怪他不念往日情宜。事情的结果让黄琬差点没给气死,迫于形势,他违心的表示将效忠吕布。总算王允还念着一点旧情,没有伤害他,可是对他却再也不信任了,收回了他所有权利不说,还派出兵丁监视,如果自己有异动,他相信王允一定不会留情的。心灰意懒的黄琬谢绝一切访客,不再参与朝政,每日借酒浇愁……

原本,这次传旨益州只需一小黄门便可,劳不动堂堂太尉大驾,那怕这位太尉大人手中的权利可能还没有一名小黄门大!可是黄琬得知此事后却主动提出要来益州,一来是躲开身边的纷扰,二来他也想看看刘璋这位大汉宗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重振大汉的资质。王允倒也没有留难,同意了黄琬所求,让黄琬前往益州传旨。

刘璋心中暗笑,其实他早就有了这个猜测,否则王允也不会与吕布定计,大败曹操了。

众人得知王允的改变,感慨不已,谁能想到当年一心为大汉王朝的王允竟然会……

刘璋劝道:“太尉大人不必心忧,吕布、王允坐困洛阳,四面临敌,难有所成。只需一年,一年后璋必提雄师北伐勤皇,恢复汉室荣耀!”

黄琬大慰,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刘车骑有此心此志,大汉重兴有望矣!”

刘璋又道:“洛阳非久居之地,太尉大人不如定居成都,璋必以三公之礼相待,若得太尉大人相助,璋如虎添翼,吕布、王允何足道哉。而且太尉大人定居成都还可时常与岳丈把酒言欢,岂非乐事?”

蔡邕也道:“不错,就留下来,你我一别已二十九年,大家都已是迟暮之年,说句难听的,此番如此你返回洛阳,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再见之日……”

黄琬双眼微红,叹道:“我也想和伯喈旦夕把酒言欢,可是我的家人还在洛阳,如果我不回去,王允必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何况……我虽然没有了实权,但薄面还有几分,往日的关系也还有些,虽然不能有大作为,但作为内应打探点情报还是可以的……”

众人立即明白了黄琬的意思,不错,当年黄琬仗义执言,却含冤被禁锢,满朝文武无不敬其忠、悯其冤,因而他深得百官敬重,就算是王允,明知黄琬有反吕之心,也没有加罪,这其中固然有往日情宜在内,恐怕更多的却是因为黄琬的名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吧。以黄琬的名望,回到洛阳确实可以极大的帮助到刘璋,深知此点,众人没有再劝,就连蔡邕也只是拉住了黄琬的手长叹不止,一边是生死之交,一边是女婿,他还能说什么呢?

三天后,刘璋在成都南门外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成都士农工商十余万人和刘璋一同检阅了这支胜利之师,而后刘璋与益州大小官员亲自抬棺,将此次伐荆、平叛阵亡的将士安葬在青城山上。

青城山这座道教名山被刘璋划为了烈士陵园园区,驻军三千,守护昔日的袍泽兄弟地下的安宁。因为陵园的入口题刻着刘璋手书的“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们便将蜿蜒上山的道路习惯性的称为丹心回廊。刘璋斥巨资在山间中种满了松、柏,又命人修建了一座规模甚至在州牧府之上的英烈阁,里面供奉着每一位牺牲士兵的牌位,香火连绵,终年不绝(尚未完工,仍在修建中)……

在葬礼上,一首经过删改的缩水版《正气歌》出炉,作者自然是我们以盗版为荣的主角刘璋同志了。当刘璋逐字逐句的念出这首传世名作后,众人感叹他的才华之余,也为他为阵亡将士做的一切而感动,尤其是军中那些普通兵士,当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和那些将军、大夫同葬一地,享受世人祭祀后,对刘璋的拥护可谓到了盲目的地步,就算是刘璋让他们马上自尽,恐怕一多半人半分也不会犹豫……

半年后,英烈阁建成时,一块数百吨重的大理石被安置在旁边,上面刻着由刘璋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一章 王允之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