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龙兴之所>第一百八十一章 诸葛连弩

前世的刘璋很喜欢看纪录片,有一次他在一个节目中看到一个人根据祖上传下的一把弩复原出了一支诸葛连弩,这个人复原的弩还被某军事博物馆收藏了,那一期节目他看的很仔细,从中也得到了连弩的基本制作方法。穿越后,有一次刘璋在观看一场演习时发现军队使用的单发弩装填速度太慢,难以对敌形成压制,他便想到了这把大名鼎鼎,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连弩。亲自动手做,刘璋是做不来的,不过他把原理给马钧一说,草图一画,没一个月,马钧便制出了三把样品。刘璋亲自试射后感觉还不错,不过以他多出一千多年的眼光来说,这款连弩还不够完善。首先,高高的箭匣占据了“望山”的位置,而且还挡住了射手的视线,如此一来便没有办法做到精确射击;其次就是更换箭矢速度太慢,火力有断层,容易被敌军逼近,使连弩失去效用。

苦思良久后,刘璋从步枪弹匣上得到启发,将箭匣由上改到下,这样一来便可以保留望山的位置,提升了精确射击的能力。当然,历史上的连弩箭匣安置在上面,依靠地心引力使得箭匣里的箭矢一支支落下,从而实现连续击发,改到下面之后箭矢依旧往下沉,便不能被地心引力送往击发位置。但这难不到刘璋,他命人做出一些弹簧,安装在箭匣的盖板之上,就像弹匣一样,利用弹簧的张力将箭矢由下而上送到击发位置。至于装填速度慢,这也容易解决,刘璋将箭匣最下方制成漏斗状,抓起一把箭矢放入漏斗之中,箭矢便会很迅速的自动滑入箭匣,等到箭匣装满,盖上盖板即可,这就大大节约了装填时间。刘璋甚至想过是不是制出可以更换箭匣的连弩,如此一来的话火力将会更加凶猛,但是使用箭匣后士兵可以携带的箭矢将会大大减少,而且因为成本太高,益州的财政也难以承受,他让马钧制造了几把供研究后放弃了装备军队。

马钧遵照刘璋的意见进行了改进,再次试射后无论是刘璋还是各谋士、武将都对它抱以很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表示这是一种划时代的、改变战争方式的兵器,同时对能够发明这样鬼斧神工的兵器的刘璋表示敬佩。刘璋心中暗乐,命马钧大量制造,以装备军队。

然而连弩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制作同期远远长于普通弩箭,还有就是费用也比较高,难以实现全军换装。直到刘璋决意出征董卓,马钧和工匠加班加点,也只生产出了一万一千把,箭矢倒是十分充足。

刘璋给张任留下了一千把,余下的他一股脑带到了汉中前线。这次决定攻取骆峪口,考虑到实际的困难,刘璋给高顺的第一旅配发了两千把,这样一来高顺的兵力虽然和骆峪口相当,但火力却是敌军数倍……

自从引导马钧开发出连弩后,刘璋这才意识到自己脑中那些一知半解的军事知识是多么重要,于是他把自己关在屋中,禁止所有人打忧,花了三天时间,他将自己所胡想到的关于冷兵器时代的知识,那怕仅仅只有一句话,他也会详细的写下来,三天时间,他写下了数万字的远远高出这个时代的关于兵器、战法、科技的知识,从传世兵书到出土古物,甚至影视作品中,凡是他能想到的都事对他的帮助最大,一本是明朝的《天工开物》,一本是宋代的《武经总要》。这两本书刘璋不说倒背如流,但书中收录的大多数东西他都有印象,这得益于他的祖父。刘璋的祖父收藏了许多古籍,小时侯跟随祖父生活时,祖父时常教他阅读这些藏书,用祖父的话说,这都是中华民旅的瑰宝,要让它们流传万世。要说祖父的藏书至少也有几千上万册,为什么刘璋能对这两本书记忆犹新呢?原来这两本书里面附有许多插图,小孩子嘛,对枯燥的书本能有多大的兴趣?于是乎这种带有许多图画的有趣的书籍便成为了刘璋的最爱,翻阅的多了,记下的自然也少不了。刘璋从这两本伟大的书籍中受益太多,根据他的回忆,许多划时代的东西出现在益州,这也让益州在军事、农业、手工业等方面可以说全面领先,而连弩只是其中冰山一角。

行藏暴露无遗后,再无隐蔽的必要,士兵在徐勤的指挥下,迅速的暴力斩断门闩,城门洞开后,这些士兵返身回到盾墙之后,与战友一道阻止敌军即将到来的冲击。

高顺见天色昏暗,不利交战,命令士兵准备火把,士兵得到高顺的命令,扎起几十根火把,随后使出吃奶的力气抛向隘口中,因为没有准备桐油等助燃之物,这些火把都是士兵从自己所穿的衣服下割下的布片制成,燃烧时间不久,很快便熄灭了大半,不过有几根扔到了城中建筑之上,很快便引燃了几座营房,冲天的火光立即将整个隘口照的灯火通明,火光下,无数敌军狼奔豕突,十分的狼狈。冲天的火光就是信号,仍在行进的益州军知道前面的兄弟已经和敌人发生了战斗,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他们明白前面的兄弟们急需他们的支援,没有人吩咐,快速奔行的队伍顿时又加快了步伐。

很快,二百多敌军匆匆杀到。城墙上的高顺严令射击,直到把敌军放到三十步之内,这才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弩手立即向敌人抛洒出一波又一波密集的箭雨……

因为箭匣被改在了下方,所以这款连弩使用起来很像后世使用泵动步枪,双方持握,拉动杠杆完成上箭、击发、再次上箭……

这一次高顺给先头五百人每人配备了一把连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一章 诸葛连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