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武家栋梁>第427章 一向宗的惊慌
量的阅读积累也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

这两人都容不下山本时幸那套经历几十年打磨的体系,就像吉良义时也有自己的体系容不下山本时幸的体系那样,天资太卓越的人总有自己的想法,总想着在原有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这么想这么做当然没有问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历史趋势不可违逆,可是这样的人就很不适合作为传承者。

就像修炼剑术兵法的剑术大师总要在出师后创立属于自己的门派,比如中条流门下别出的富田流,再比如富田流门下别出钟捲流。太聪明的人琢磨出新的东西就要自己开山做鼻祖,所以最聪明的徒弟都会跑出去自己开创基业,只有不算最聪明但却最平稳的弟子才会继承师父传来的衣钵。

沼田祐光就不是最聪明的人,不像山本时幸所收的那几个徒弟个个天赋惊人的天才,他一直都是个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人才,勉强算作天才的话也只能算努力的天才,通过努力成为天才的人才。

山本时幸就喜欢他这一点。他年轻时也很喜欢非常聪明的孩子,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发觉这些孩子太聪明总是会在学会他的一些技艺后转移兴趣,学一些他们更感兴趣的东西,即便是吉良义时也是有选择的学习他所传授的东西,至于其他两个徒弟半路出家就更不用提了。

沼田祐光很努力的接受山本时幸所教导的东西,包括军略、智略、政略包括筑城术乃至为人处世之道等等方面。尤其在军略部分教导的最细致,从为将用兵之道,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应该作出的抉择,再到熟悉山川地貌通晓阴阳变化,逐步将军略提升到一流大将中顶尖的水平,至于更高层次的冲击需要的不光的努力,更多的还是需要依靠天赋。

上杉政虎有几个好师父。从蒙师天室光育到文化老师泰廉门察,再到文武兼备的本庄美作守実乃,都给他的幼年时期的『性』格塑造带来极大的帮助,但是他有今天的成就更多的是来源于他那惊世骇俗的战争天赋。[

就像吉良义时对军略与谋略的理解已经超脱常人预料的程度,上杉政虎对战争局势的判断以及临敌应对时稍纵即逝的把握,简直到了近乎不可理解的地步,他可以打赢别人没法打也不能赢的合战,这就是他最强之处。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独一二的天赋,哪怕吉良义时也做不到这一点。

他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审视只比他年轻七岁的沼田祐光,他是越后为数不多拥有这个资格的武士,得到他的肯定说明沼田祐光确实是位非常出『色』的武将,未来的方向或许就是位文武双全的本庄实乃,成为吉良家有一位顶梁柱级别的大将。

这场战事又持续近一个时辰,最终在西光寺真教带着三万大军抛弃莇生砦逃往和田超胜寺所在的和田山城。另外溃退下来的一万军势勉强挤入莇生砦才宣告结束,战事持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上午,合击讨取首级近一万三千两百余级,生擒俘虏七千余众。

其实原本生擒的俘虏足有一万人之多。可是因为被捕捉的一向一揆军俘虏们的反抗特别激烈,最后只有狠下心来一刀斩杀了事,杀一个两个不起作用震慑不住这些俘虏,就只有一口气斩杀三千多人,顿时就把剩下的七千俘虏给震慑住再也不敢闹腾。

除掉本庄繁长与沼田祐光造成的部分损失之外,平均下来恰好是每个骑马武士有一个半还多一些的斩首,其实没有打出歼灭战的原因还是上杉政虎不愿意用七千精骑包抄截断加贺一向一揆的后路,这样虽然可以取得巨大的战果,但这七千名骑马武士少说要死掉一大半,说不定全军覆没还能放掉一两万人逃跑。

这是最省力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最大战果,几乎没有太多损伤就轻易的斩杀一万三千多,俘虏七千多堪称一场伟大的胜利,何必为多少一些人搭进去那么多宝贵的骑马武士,最后还不一定能把战国扩大多少。

骑兵站在原地阻挡进攻是最愚蠢的战术,失去移动速度的依仗他们还不如下马的武士更强大,但翻身下马那岂不是变成一个骑马步兵,这对最精锐的越后骑兵是个巨大浪费,武士的骄傲不会允许他们把自己变回曾经那个骑术不精的骑马步兵。

这些年吉良义时始终在倡导提高骑术的作用,并详细介绍骑马步兵这个概念,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会骑马的武士愿意做一个下马的武士,当然这支军势里还没有敢拒绝大将命令的人,但上杉政虎并不打算这么做,杀光这里的一向一揆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好端端的完胜变成惨胜。即使最后赢下这场战争在他眼里也和输掉没区别。

毕竟他们是以少打多,以两万九千军势围着六万多一向一揆军打,用劣势兵力包围强势兵力的一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不是经历连饭突袭并在军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桐木合战,这里也不是越中小矢部川,他不可能把曾经用过的战术再复制到这里重新用一遍,时间、地点。人物,局势都不一样,强行复制就要吃大亏。

所以他只是杀掉近一万人之后选择撵走他们,他选择越过手取川的目的一共有两个,第一个是用强大的武力震慑越前一向一揆所部,让他们彻底放弃对收复失去的石川郡、河北郡保有任何幻想。第二个扫『荡』能美郡内有能力威胁手取川航道安全的一向一揆众,杀的一向一揆心寒胆丧战战兢兢,尽可能的屠杀震慑加贺四郡内


状态提示:第427章 一向宗的惊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