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明末不求生>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
人之辈,但他此时身上没有穿戴铁甲,除了一把礼仪装饰性的佩剑以外,也没有携带其他武器,根本不是窦名望的对手,最终被窦名望一斧砍断脖颈而死。

杨展在一旁流下热泪,他看着孙可望问:

“东王将杀我否?”

孙可望面色如水:“孤已经派兵去保护曾府家眷了,绝不滥杀一人。杨将军请放心,如今北面东虏、闯寇未灭,孤与尔等尚要勠力同心,共扶明后。今日青羊宫一案之后,相信四川将更加安稳,不会再生杀戮之事。”

杨展难言道:“世人必目我卖友谋利……”

孙可望甩手说:“曾府家眷还要托杨将军照顾了,将军总不会为了世人的一些无谓之词,就自寻短见,置曾公子的遗孤于不顾吧?”

孙可望这番话终于说服了杨展,使得他放下佩剑,也放弃了跟着曾英自杀寻死的短见。

但是孙可望只是对于曾英和杨展这两位手握重兵的诸侯,才刻意做出这样的仁慈宽容姿态。在青羊宫偏殿的外面,孙可望对于那些手上没有兵权的地方士绅,就是毫不留情地滥加诛戮了。

青羊宫中已经尸横遍野,少数士人拼命逃出宫外以后,又被王尚礼率领门军杀戮殆尽。

李定国掩住鼻子,还是难以忍受这刺鼻的血腥味。他不能不产生悲天悯人之感,刘文秀也摇头说:

“如此杀戮,天下人又将复视我等为贼了。”

孙可望却冷酷地说:

“无非杀了千余名士绅子弟而已,咱们当年在陕北受旱灾的时候,寻常时日一天里饿死上千人也是常见的事情。

后来洪承畴说要招安,说要招抚,还说要发什么免死牌,却突然出兵把已经投降的义军全都杀光。那几回明朝所杀降兵,可比今日孤所杀的人多得多!你二人才过几天好日子,就忘记这些前尘旧事了吗?”

李定国、刘文秀都无言以对,窦名望最后带着一些御营兵清理尸体。那些士绅子弟的尸体全部都被直接抛入锦江和青白江中,一瞬间河水为之赤色,尸积断流,让人惨不可睹。

大顺派来成都的使者蔺养成一直跟随孙可望,从头到尾观摩了这场孙可望肃清四川内部反对势力的“青羊宫之变”。

他知道此役以后,西明就将彻底完成内部整合。在之前的谈判中,张献忠已经答应了接收大顺军驻守的汉中、陇西两地,并将从西、南二面出兵,牵制吴三桂的义藩藩兵。

蔺养成此行不辱使命,他默默记下了西明政权内部孙可望的雄才大略与跋扈,也记下了李定国、刘文秀二人对孙可望的不满。

蔺养成自己识字不多,但他这趟来成都,身边还带着一些参军院的参谋人员。蔺养成随行的书记参谋官刘子壮是湖广黄州人,他和很受顾君恩重用的表弟曹本荣一样,都是湖广问津书院的生员,很早就参加了楚闯大军。

刘子壮文笔极好,算得上是楚中名士。原本历史上的刘子壮,会在顺治六年考中清朝的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闻名天下。

但如今他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弃笔从戎,跟随蔺养成已经立下了不少军功。

刘子壮在随身携带的书册中,草草记下了今日的一笔:

“……时西营假明帝名号令中外,调兵催饷,皆不上闻。生杀与夺,任意恣肆。张献忠在蜀王府,亦不与闻,权皆在东王可望专之……青羊宫之变,血流漂橹,蜀士一空,可望益专……”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