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肆夜红楼>第一百三十九章 庐陵回朝

来俊臣的伏法死去,于武周历史可谓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标志。

随着来俊臣被以谋反罪斩首论处,这在他前后持续了整整十四年的“酷吏”时代就此拉上了层叠厚积的帏幕。

有这样一个清明的道理,武皇是深谙的:酷吏可以震慑天下维护统治,但以暴制暴只能作为开始的根本方针,却绝对不可能成为永远的主力政策。说白了酷吏就是一个工具,待有一日这个工具不需要了,便自然会被丢弃一旁、甚至彻底毁去!

从一开始,本就注定会是一场悲剧的落幕、戏谑的收场……

自此后,武皇侧重科举制上,他提高进士科的地位,发明殿试、广纳贤才,应试者无论出身、无论贵贱,只看自身才华与灵气,尽最大限度为朝廷选拔有用之人!

如此,武周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君王贤明而思想开阔、臣子学识且自信满膛,颠簸了如许久的一段时日终于拨开阴云迷雾就此过去,国运渐渐走上一条清晰可见的正确轨迹。次第延伸、一路直行间,武皇推动了继太宗时期贞观盛世之后,另一个繁荣昌盛高伟治世的风云帏幕……

阴阳交替、月落日升,凡事物极则反、否极泰来,从来都是冥冥中自有运转的天道钦定。

一切一切都会好起来,也会坏起来。天道如此、规律若斯,无需着急、也无需惊异!

一场荒唐的游戏在历经了嘈嘈杂杂燥燥乱乱的交织混沌之后,终归还是要回归到正轨上来的。一切一切悬而未决的事情,终归会在某个时刻尘埃落定。

这一大早,尚且未到上朝的时辰,武皇便命了上官婉儿遣人传旨,破天荒的一次这般急切将国老狄仁杰召见于长乐殿。

应命前来,狄仁杰自是不敢怠慢分毫的。虽这一路之上亦是有了好几轮辗转思量,但当面圣时武皇同他主动言起庐陵王之事,他还是免不得定了一下神!

感情,这是陛下她又一次犹豫了不成……

不过,无论是当今皇嗣李旦还是被贬斥的庐陵王李显,他们都是高宗皇帝之子、是李唐皇室里距离金銮宝殿中那把龙椅最近的人!在他们的身上都流淌着李唐皇族的血统,骨子里沉淀着李唐皇室最正统的精髓啊!

所以不管武皇从李旦、李显他们中间挑选出谁来沿袭这大统,都是谢天谢地的天大喜事!虽然李旦一直在都城、且在武皇继位之前为帝,不过李显也是被武皇从皇帝的宝座上被生生一把就拽下来的,既然时今她主动提起了庐陵王,那且便随她吧!

狄仁杰这样想着:我却又何苦死死守着一个皇嗣?庐陵王亦是正统,而弃皇嗣选庐陵王,他知道武皇在顾虑什么,也明白武皇想要保全的是这朝野中各方各派的势力,故而选一个若许年来不在帝都的庐陵王显然是最合适的。不如便与武皇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着这样一种无论两位皇子谁为储君,这江山都会是顺顺当当还政李唐的原则,狄仁杰将那思绪极快的转了个弯儿,趁热打铁,当即连声不迭的附和着武皇的思绪、且沿顺着她的话题寻着契机予以开拓,那自是有着一番凿凿切切的慷慨陈词,顺势间又心之所至的言语出了庐陵王身上那千万般的好处来……

但此时此刻的狄仁杰仅仅只是以为武皇一夜之间想明白了、决心隐下了。故而他只是一味的思量着顺着武皇已经倾向的那杆天秤在另一端加重砝码,就此将她那个决心更为深刻化、下的更彻底一些。无论如何,他都实实没有料想到,武皇今儿一朝所带给他的惊喜,远不止一个还政李唐之事上窥见曙光的希望这样简单……这个秘而不发的惊喜太大了,大到那样出乎他的意料、大到放在素日他连想都委实不敢轻易去想!

光华如织,成绮的流云缎金浸了目之所及处的景致,流水一样筛洒入殿,幻似一条溶溶的金色河流。

一层层的雕花牡丹缠枝影像、伴着寻琼丹鹤那些稀稀疏疏的暗影斑斓,这样恢宏瑰丽的景致映的龙椅之上武皇这一抹兀染出的淡淡微笑,显得那样高贵唯美不可亵玩。

轻敛翠眉,武皇噙着这抹单瓣白莲般的清雅徐笑,将那染了丹砂的朱唇浅扬微启:“既然卿这样想念庐陵王,那朕便把庐陵王还给你!”

这句话来的实在突兀,叫原本还怀着恳挚的心谏言阵阵的狄仁杰倏然抬首顿目,不明所以的一个愣怔。

满殿的空气就在此时凝结,一时静默,唯有婉儿眯了弯弯的盈眸向武皇谦然颔首。尚未待得狄仁杰自这一怔祌无措中醒缓过来,便见她抬了天青夹袖往那不远进深、委垂一道的水墨缭绫帘幕的方位轻轻一指:“国老且看,那是谁?”简约明澈,云淡风轻的句子里含着微微的莞尔笑意。

应声在耳,并着一个不可思议又充满着无限憧憬、直叫人想要落泪的念头并蒂而袭,来不及几多思绪轮番辗转于脑,狄仁杰忙循那声息引目往过看去。

“刷——”的一声,团蝶牡丹的薄纱帘幕就此被拉开,几近同时——却见一个清瘦的有些过度、甚至整个人已经略显干瘦的男子站立于彼,未着任何华衣覆体,一袭简单朴素的粗麻布衣上盛了跋山涉水、羁旅之间几多颠簸疲惫的昭著痕迹,面目体态倒自是一番过尽千山、踏遍暮雪之后方能炼就而出的淡淡一脉老城与沧桑气息。在这之间混杂着的还有一些疲惫、一些幻似认命的没有脾气、一些若有若无的敏感微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九章 庐陵回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