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肆夜红楼>第二百一十六章 父子再聚,一个苦心一误会

其实即便成器没有在朝堂上将了李旦这一军,李旦也早有了从长计议的念头。

睿宗李旦真个是不枉费他这一个“睿”字,有着极灵秀的头脑与极精准的洞悉!这是一条真正蛰伏于深海,不动声色、不作声息,却每到关键时刻便会陡然蹿出,高高的腾飞、盘旋浩荡海面与广袤天空的真正巨龙!是这泱泱盛世里最为睿智的,是真正的天龙。

任何人都别想在他眼皮底下动小心思、做手脚,因为这些决计是没有用处的,没谁的心思与小动作可以真正瞒得过李旦;若是你认为你瞒过了他,那也大抵是因为他刻意装出了样子纵容着你的所作所为,不想让你知道他已将一切都明了在心里、也没那个让你知道的必要。

当然,李隆基瞒着李旦发动诛韦之变的事,得从长计议;那委实是个特殊的“个例”,因为纵然是万里长江也一定会有转弯的地方不是么……

李旦看出了端倪,看出了有人明里暗里想要借助拥立太子一事搞些小动作、动脑筋扩充与巩固自己的势力。这个发现令他不得不收整心绪重新思索,他做出这一切假象出来本就不是要扶持太平打压隆基、他的心中其实也无意长子登基。

可太平的动向、朝臣的动向,都隐隐的与他初衷走向了相违的另一面儿,多多少少出现了偏移。

成器的洞察是对的,若是再不将国储一事落实,那不知道这瞬息万变的权政帏幕下,又会作弄出怎样的岔子、被有心人钻了什么样的空子了!

为防再生枝节,该决议的事情当然要极早决议,尘埃落定后便可以断了许多人的念头、收回那一颗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晌午过后,李旦召了隆基进宫谈话。

因在朝堂之上成器的半逼迫与情势原本的堆叠,李旦已经就太子之事有了个暗处的表态。故而这一遭召见,隆基心里多少也有些底儿,大抵明白父亲是要说什么事情。

来到父亲寝宫的时候,旦正一个人闲闲然的自斟自饮、品那香茗。感知着帘幕微动,侧目一见儿子已经过来了,便抬手退了侍立的众人,只留下儿子与自己两个人。

这是李旦登基之后的几天时间里,第一次召见隆基。虽然只有短短数日的时光,可父子之间因为隔着那一场兴兵宫禁的结,关系难免不像先前那般亲昵。尴尬有之,赌气亦有之,故而这如许的一切便缔结出眼下这隐隐的疏落。

隆基抬手,对父亲行了个礼,那问安的话却迟迟不见出口。他的心里多少有着愧疚,因为自己当初贪功的隐瞒,因为上官婉儿的死……故而他面着父亲都下意识想躲,口唇动动,更是吐不出半个字眼。

但是同时,隆基心里对父亲还有着怨与忿,是有着的。怨忿他明明心里有数、却还要迟迟不下决议拥立太子的真个是刻意在生生折磨他、煎熬他;怨忿他为什么要扶持太平、要给太平那么多的权势致使她愈发的催长了贪婪与野心,以至于跟他针锋相对、势如水火!

父子之间半世流光一世缘,纠纠葛葛、爱爱恨恨,却又因了血缘深处那来自一处的、一辙无二的血统,终究这所有的爱与所有的恨,又倏然变得那样可以万般皆放、可以释然了……父父子子,似乎从来都是这样矛盾,却又何其作弄!

其实不止是隆基,此刻李旦面着儿子亦觉有些尴尬。他心里委实是堵着一口气,就那么梗在那里,上不来下不去的。不是不理解,也不是在怨恨,只是因为下意识的不愿触及、不愿面对、故而显得有些不能原谅。

旦其实洞悉了隆基的心思,那么便由他这个做父亲的主动让步,将这绷紧的氛围尽量柔和一下吧!心中微定,他侧首看了儿子一眼,启口时声息淡然:“为父素性恬适,无心政事,要你姑姑理政。”一顿又颔首徐徐,“你不会怪为父吧?”淡然无波的句子,却是开门见山的坦率、一针见血的直接!

隆基一定,顿然有一种自己在父亲面前暴露的一丝不挂、半点儿**都做不得的感觉!更没有想到父亲说话会是这样的直接。

时今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关系亦不像往日那般和谐,岁月的变迁沉淀了他们彼此那一份灵犀和默契,可这一切来之不易的感情很快又被政治、权势的风沙给磨洗、涣散的只剩游丝……这是隆基心里的避讳,想必也是太平心里的避讳。可是李旦却直接将这话茬提及了出来,不近人情之余,带着开诚布公的坦率。

看来父亲这一遭召自己进宫,是抱定了驰骋的心思,决定父子两个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了……

心念甫至,隆基转瞬解意,那压制在心底深处的积郁、纠葛零散的感情也在这时倏然就调动起来,既然父亲已经最先表明了态度,他便也不再兜转:“呵。”隆基正了正身子、勾唇微哂,又向李旦身边行了几步,颔首时目光带着一缕讥诮,“父亲何时也开始跟儿子这么兜转?”一改方才的谦然恭顺,此时的隆基带着点儿不羁的味道。

李旦看在眼里,心口定了一下,明白了儿子这话背后的深意:“为父若是跟你兜转,今儿就不会召你入宫走这一遭了!”忽而有些无奈,也有些释然,他敛了双目,落言后微微一叹。

父亲周身竖立的无形屏障、那些气场,在这倏然间便被一脉直击心底的温流涣散、瓦解了去,氛围变得软款下来,似乎寒冰遇到春阳便一点点缓缓融化。

这又引得隆基心底的委屈、怨忿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六章 父子再聚,一个苦心一误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