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穿越刁后很嚣张>第一百九十一章 弄巧成拙

成王抢媳妇的脚步,终究没抢到赵氏老太太仙逝的前头。

要说这事儿也有他的责任。

他慌脚鸡似的赶着亲自去纳采送活雁。

老太太一见她最疼爱,也最亏欠的孙女,得了这么尊贵的夫婿,还被这么重视。

老怀大慰,心满意足。

立马了无牵挂的见老头儿去了。

赵承瑾弄巧成拙。

王家要举家扶柩返乡,守孝去。

只有王泽楠因位置太关键,又不是长孙,被皇帝夺情。

许他回家守孝一个月,就得返回守区。

本来王泽桐也要被夺情,可他毕竟是长孙。

又被王景秋苦求不过,崇德帝只好放他们父子去守足三年。

不知足的王景秋竟然以洛槿是嫡长孙女为由,也请求让她守三年。

那意思,成王要娶媳妇,就得三年后了。

生生把成王拖成二十八岁的未婚老男人。

啧啧,王景秋还真不怕闺女砸手里。

崇德帝象征性驳回、斥责了他几句,貌似又架不住王景秋的悲痛陈情,允了。

悲催的成王因急着在媳妇家表现,没上朝。

所以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

差点没和他父皇拼命。

父皇,您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故意的,是吧?

可就算他闹得翻天覆地,事情也无法挽回。

王家举家离京。

赵承瑾拎着自个的东西,非要随行。

那个不要脸劲儿,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他还真的跟去了柳州。

皇帝无法,只好把王泽楠调去南疆和陈国对垒。

让成王守北疆,看着残余的叛军,就便守着他媳妇。

朝臣们就不懂了:王爷这是玩真的?

难道不该趁机把王家往死里整?废了这个成王妃。

咱们家的闺女可是为您准备好了啦!

成王两耳不闻朝中事,一心一意守媳妇。

崇德帝本来对这些挺喜闻乐见的。

可惜他的身体实在不给力,南疆的战事,朝中大事纷纷也不容他休息。

生机眼见的日日衰枯。

立皇长孙赵元昌为储君的心思越发急迫。

因急于给元昌找个理由赶快上位,让他像当年的太子一样,去战场“镀金”。

不同的是太子当时去的是北疆,元昌要去的是南疆。

消息传到成王耳朵里,意识到他的契机也到了。

太孙要在南疆各部督军慰问,先去的西南成王封地辖区,那里的主将是韩绍延。

陈国的主攻区不在这里,所以这里的压力不大。

赵元昌很快转去中路王泽楠部。

在这里待的时间也不算太长,这里是主战场,环境恶劣,战事不断,险情太多。

崇德帝派去跟随元昌的心腹,不可能让他有半点损失。

最后转到东南郑鹏飞部,这里待的时间最长。

这里环境最好,有仗打,还没太大压力。

赵元昌用四个月时间赚足了名望和资历,才开始返京。

崇德帝志得意满。

元昌还在半路,他就安排心腹造势,朝中掀起了一股拥立太孙为储君的热潮。

只等元昌一到,拥立之声达到**,他不仅顺势同意,还要禅位给他。

在他有生之年就让元昌名正言顺的坐上高位。

哼!老六你就乖乖跪在底下,俯首称臣吧!

本想到时候来个干脆的,除了王家女,给元昌留下王家那一文一武。

又怕老六用王氏女的死做文章,他换了别的主意。

崇德帝的如意算盘打的噼啪响,却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

噩耗传来:返京途中,太孙的船队突遇暴雨和暗礁。

夜黑浪急,太孙不幸落水,至今下落不明。

消息传来,崇德帝当场吐血昏厥。

连第二天的大朝都没能上。

因为太孙失踪的消息被瞒得死死。

群臣以为真的像太监总管传话那样,圣体违和。

一连三日,都是如此。

群臣就稳不住了,三位顾命大臣虽然知道内情,没得皇帝允许,也不敢说。

除了加紧派人,大力暗暗找寻太孙下落,就是敷衍群臣。

顾命大臣太师唐休、左相刘宁,右相崔锦城聚在皇上寝室外,愁眉苦脸。

计划的好好的,却在临门一脚蹬空。

莫非老天都不成全圣上,合该成王成事?

太孙的事,初步调查确实是意外,不像有人故意谋害。

圣上却固执的认为是成王捣的鬼,昏迷前甚至下令要除去成王。

可把他们三个吓坏了,皇室基本就剩这一根头发了,真要下手,大赵皇室就成秃瓢了。

他们三人一致反对,皇上才作罢。

也正是因为他们三人的意见一致,又和圣上意见相左。才致使圣上再次昏厥,两天未醒。

“太师!这大赵一日不能无主,得赶紧想个办法啊?

右相崔锦城忧心忡忡问向三人里资格最老的唐太师。

左相刘宁也出声附和。

满头白发的唐太师,不停捻着雪白的胡须,一个失神又揪掉一根。

“让老夫再想想,再想想?”

崔锦城最性急:“您快点吧!这都三天了,都是让我出头蒙骗大家。我可再也编不出别的瞎话了!”

“何谈蒙骗,瞎话,是安抚,安抚。”

“得了!刘左相,你就别咬文嚼字了,明天你上!”

“不不,还是崔老弟上,你口才好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