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狙击南宋>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定相逢
招待叙话。

原来这王合在随王彦渡河与金军交战时,腿脚折断。愈后便成了这瘸腿模样。王都统制看在他是老兄弟的份上,也没勒令其返回原籍,而是留其一直在军中任管粮小校。此后一直随八字军入东京,驻滑州,归于宗相爷麾下。

三个月前,狄城主亲至滑州八字军大营,招搅本军,多数八字军将领辞谢,但亦有近千人景从。而这王合,就是其中之一。他也知道。以自己的腿脚。在军中升迁无望,搞不好不得善终,即然有安居乐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因地利之便(滑州是东京大迁徙的出发点)。王合是首批进入辽州。迁往平定的人员。王合当了几年军需官。也小有积蓄,找了个地方居住下来后,正逢秋收。到处缺人。王合也与大多数初来乍到的流民一样,报名参加抢收,管饭发工钱。半个月后,人黑瘦了一圈,却也得到不少报酬,加上原有的积蓄,足够开一家小店谋生了。

说到最后,王合大发感概:“比起往日在军中,寝食不安,忧心烦劳,俺如今这小日子,那才叫过日子啊!”边说边滋了一口酒,满脸舒坦。

王贵瞟了一眼不远处,不断穿梭上面食的妇人,压低声音道:“那妇人……”

“俺内人。”王合嘿嘿道,“北迁路上识得的,商贾之女,丈夫死于战乱,有一双儿女。一个妇道人家,日子难过,就跟俺搭伙了。”

“好,好,不错!老王,你有这样的归宿,俺们这些昔日的同袍,也安心了。”徐庆边用力拍着王合肩膀,边仰脖灌下一大口。

王合虽是军卒出身,却也被拍得呲牙咧嘴。

王贵与张宪相顾感叹,这天枢城,还真是乱世中一块难得的福地啊。

正说话间,忽听外面敲锣打鼓,甚是热闹。食铺里不少食客都闻声而出,不一会,一个个又跑回来,匆匆结账而去。

好热闹的岳云也跟着跑出去看,回来时一脸喜色:“说是什么舞台演出大剧,好几人举着一副好大的画布,上面画着一群手持喷火管子的士兵,pēn_shè得金兵人仰马翻……是神鬼戏么,俺从没看过……三叔、六叔,俺们能不能去看?”面上满是期盼之色。

王贵、徐庆与张宪等人,都是见识过火枪的,闻言心头一动,当即将剩下的肉食打包,准备带回去给家小吃。

待要算账,王合死活不肯收钱,只道是同袍宴请。最后来张宪还是趁其不注意,将一百文悄然塞给了女掌柜,与王合掌柜含笑道别。

平定算是较早演出舞台剧的地方,光是《奈何关保卫战》,就上演过三十余场,有专门的演出场地与舞台。《解放太原》这幕剧,也在平定演出多场。尤其在最近,大量河北军民涌入,在繁忙的秋收之后,大伙手里有点积蓄,又安顿下来,远离战乱,心情安定。这个时候,正是发动思想攻势,凝聚人心,同时借着年关将至,提升消费、拉动市场的好时机。

狄烈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大力推动各项繁荣市面的措施,年关演大戏,就是其中之一。

王贵一行,跟随着闹哄哄的人群,来到平定榆关西城的一个大校场。这里用土垒成矮墙,围成占地数十亩的一圈,开有二门,售票观戏。票价很便宜,普通档五文,贵宾档五十文。

王贵与徐庆原本也不是有钱的主,军将若非克扣军饷,也没几人有钱的。在岳飞麾下,他们也没干过这等事,自然谈不上有钱。不过,昨日那位杨师长,代表狄城主送了一笔不菲的安家费——一下子,他们就从穷军汉变土豪。

王贵一咬牙、一跺脚,花了三百文(岳雷免票),买了贵宾席。一行七人在专人带领下,来到高台之下。原来这贵宾席不过就是多加了桌椅茶水,另外就是距离近,看到清楚,听得明白。

即便票价不菲,左右贵宾席也坐得满满当当,至于更远处那只需花五文就可席地而坐之处,更是人山人海,甚至四周矮墙上,骑坐着不少蹭票看白戏的家伙。冬日天气虽寒冷,好在近日没下雪,厚厚的云层间偶有阳光乍现。周围矮墙挡寒风,人头攒动聚热量,人在其间,竟无寒意。

随着铜锣一敲,《解放太原》第一幕,开演。

台上烟火腾腾,鸣响(鞭炮)阵阵,身着天诛军服饰的天簌营男装女兵们,以道具火枪及刀枪,追杀“金兵”,演绎着太原各场战役。

台下的观众欢呼叫好声一片,更有痛骂金人之声——这些观众大多为新迁入的河北流民,在这片中原土地上,被金**害最深的,莫过于两河百姓,他们对金人的痛恨,自然也是最强烈的。

王贵、徐庆、张宪等人,虽然没能从这些艺术化的所谓“战斗”中看出半点实战的痕迹,不过对这新鲜大戏,看得也与岳云、岳雷兄弟一样,津津有味。

戏的内容与太原首映时一样,但演员却有不同,象郭大石、辛玉奴这些作战部队将士,都不会再参与演出;而嬛嬛帝姬这等身份之人,更是只参演了一个首映式,就不再继续。

说白了,以往参演的诸帝姬、郡主就是玩票性质而已。演着玩,无伤大雅,要是一直参演,那性质可就大不一样,那就是伶人。莫说是那固执的群王公侯伯,朱皇后第一个就会反对。

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生平就极喜扮伶人唱戏,还取了一个艺名“李天下”,被伶人当面打耳括子,也不怒反喜。以皇帝之尊玩票,也无人指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定相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