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做权臣>第457章:无法理解的浪漫
,李自成推翻的是我大明,而民族的需要不是推翻哪一个皇帝,也不是哪一个王朝,而是改变成为另外一种形式。至于那种形式究竟是什么,完全取决于民族的需要。或者是另外一个帝国,更大的可能是则是……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皇帝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的话早已深入人心,而且非常容易理解。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一句话也不难懂,反正就是实力至上呗,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皇帝。

但是,没有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若不是为了做皇帝,干嘛还要造反?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又是什么?

“有没有皇帝,完全取决于民族之所需,也就是说,皇帝并非天命,而是出于民族的需要。当皇帝的存在不再是一种必要的时候,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存在下去了。”

这句话好像是绕口令,复隆皇帝听的似懂非懂,他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但却抓不住要点,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好吧,朕问你一个问题,若是没有了皇帝,这天下是谁的?”

“天下属于我族。”

“那总要有个当家做主之人吧?总要有个说话算数的人吧?”

“那个人是谁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属性,他必须是民族利益的代言人,仅此而已。”

“你说的这些朕听不明白,难道新华军校里边就传授给你们这些东西吗?”

“这些才是真正的精髓。”

“好吧,好吧。”

对于这些完全无法理解的问题和概念,复隆皇帝只能选择回避,只能开启了另外一个话题:“那你给朕好好的说说,张启阳为何如此看重新政?”

“我不知道。”永王的回答直截了当:“但我知道一点,新政必然是对民族有利的,这是根本中的根本。只要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一切对民族有利的事情,张启阳都会鼎力支持,反之则会竭力反对,甚至会不惜兵戎相见。”

“虽然我不知道新政的好处,但我却看到了张启阳的雄心。”永王说道:“你们没有见识过那些学生的厉害,根本就无法想象那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以张启阳的实力,很不就不需要出动毅勇军的一兵一卒,仅仅只是那几千学生,就能击败任何对手。”

“若是真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官军不可能是学生们的对手,完全不可能,真的完全没有这种可能。”

身为皇家血脉,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现在的新华军校,总共有八期学生,人员近万,真要是放手一搏的话,尽起天下之兵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新华军校的学生们确实很厉害,这是天下共知的事实,但却想不到已经厉害到了这种程度,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若是张启阳仅仅只是想改朝换代,他的实力早就够了,但新华军校却一直在招募更多学生,足以说明他所图者大。”

如果学生们真的那么无敌,确实堪忧啊。

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兴建一所属于朝廷的军校,仿照张启阳的学生军建立一支禁卫军式的军队,才能与之抗衡,这也是当初让永王去军校学习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不,这根本不可能。”永王说的斩钉截铁:“用学生军式的禁卫军去对抗学生军,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为何?”

在复隆皇帝看来,自己身为大明之主,占据了天然的大义名份,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军队就是最可靠的武力,但永王却毫不客气的戳破了他的幻想。

“学生军之所以无敌于天下,固然是因为火器犀利战法全新,最根本还是因为思想。”

“他们不效忠于任何一个人,甚至不对张启阳效忠。同理,以此培养出来的禁卫军也必然不会效忠于皇帝,而是如学生军一样,一定会效忠于我族,并且只对我族负责。”

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花费无数的时间和心血,培养出来的人才打造出来的军队却不效忠于皇帝,而是只对我族效忠,这和张启阳的学生军没有任何分别,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拱卫大明的武力,反而会成为心腹大患。

武力对抗是绝对走不通的,有样学样的培养自己的队伍,注定是一条死路。

那应该怎么做?

“只有尽可能的做些于我族有利之事,让张启阳和他的学生们看到皇帝是有用的,这是唯一的办法。”永王无奈的说道:“其实我并不看好这个法子,但这已是唯一可行的方略了。从长远看,皇帝的存在很有可能已不再是一种必要了,也许,在我的有生之年,会看到一个没有皇帝的世道。”

连永王都持这样的一种态度,确实是个莫大的悲哀。

“事在人为罢了,当年太祖洪武皇帝起于微寒之中,扛强暴蒙元缔造大明天下,同样成就无法想象之伟业,我辈自当奋发图强,绵延大明国祚。”

复隆皇帝已打定了发愤图强的主意,立志要成为雄才伟略的中兴之主:“此番回到江南之后,朕就着手准备,富国强兵再现我大明盛世。”

“你们回去吧,我不打算回去了。”

永王竟然不打算回到江南去,这句话让复隆皇帝和安宁公主深感震惊,同时更加的无法理解。

“你必须回去,我们兄弟同心携手共创伟业,朕还要倚重你编练新军。”

“不,我不回去了,我要留在这里。”永王说道:“军校北迁已基本完成,会精


状态提示:第457章:无法理解的浪漫--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