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三国之魏武挥鞭>第一百零一章 耀兵大典(二)

颍川边,青山绿水,波光荡漾。

“孟德,你们现在这些小辈们把问题想的都太简单了,皇上现在想的无非是身后的事儿。”

“身后事?”

朱看着湖面的倒影点了点头:“对。”

曹操看着朱,这几年朱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比起之前在军营中的意气风发,老将风范,现在的朱就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这么多年发生的这么多事情,早就把朱变了一个人,“孟德,皇帝身体不好的事情,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万岁自己也知道,所以他现在考虑最多的就是他身后的事情。”

“立储?”曹操惊讶的问道,朱摇了摇头:“是江山!”

“现在天下大乱,皇上这次阅兵,就是要保证至高的军权,他要天下九州的士兵都是自己的兵,这样,就算是天下大乱,失一城一池,对皇上来说都是可以收复的,因为他有至高的军权。”朱严肃的说道。

“所以皇上才迫切的要举办这一次的阅兵大典,检阅天下的士兵。他担心自己一旦……之后,皇子们无法稳住大汉的基业,现在适逢乱局,他尚可控制,就是担心,以后。”

曹操点了点头,朱分析的很在理,朱笑了:“孟德,我曾经听说你隐居了几年?”曹操哈哈一笑:“前辈不也是隐居了几年么?”

“哈哈哈!”两个人相互大笑起来,笑完之后,朱说道:“曾经十常侍害人不浅,我,王子师,黄埔义真都遭到了牵连,现在不一样了,十常侍自顾不暇,所以我要回来,大汉还需要我们这些老家伙来支撑。”

“你不害怕么?”曹操盯着平静的湖面,许久说道:“暗流涌动,朝内政事不明,您老真的不怕么?”朱爽朗地笑了:“怕?自从宛城之战以后,我无时无刻不在害怕,但是怕又有什么用呢?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孟德,你现在其实还有退路。”

“我的退路?”

“嗯,你可以不用来搅这一滩浑水。”朱认真的说道,曹操摇了摇头:“我不害怕。我要尽我所能,不求青史留名,但是也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朱回过头仔细的看了一眼曹操:“哈哈哈,孟德,你啊,还是和以前一样。”

曹操赶忙鞠躬,朱摸了摸胡子继续说道:“不过这次大典,让我最在意的是并州董卓,天下九州的士兵都纷纷回来了,唯独,董仲颖的并州兵没有回朝。”曹操忽然想到了前番父亲和自己说的话,便对朱也如实说了。

“巨高兄说的不错。”朱点了点头:“当年你回济南去做济南相了,董仲颖在张温帅下的时候,言辞傲慢,也不愿意与羌族人为敌。大肆的收揽羌族人……”说道了这里,朱

不自觉的摇了摇头:“董仲颖有没有不臣之心,我不清楚,但是他现在拥兵自重,和你父亲说的一样,他现在手里的士兵有多少,皇上都不知道。”

“现在并州刺史是何人?”朱思考了一番之后问曹操,曹操急忙回答:“丁原。”

“怎么回事他呢?董卓和他,二人秉性相同,狼狈为奸,并州忧矣。”朱满脸的担忧,忽然的惊呼道:“不好,丁原手下的都是匈奴,屠格的人马,董卓手底下的多半是羌族人,这些都是虎狼之徒,长此以往呆在一起怎么能上下齐心?恐怕……”

“祸起萧墙?”曹操也察觉到这件事情并不乐观,惊呼道,朱点了点头:“你现在是不是官拜典军校尉,孟德,这件事权衡利弊一定要告诉大将军,让他表明朝廷,事关重大,不要给大汉留后患。”曹操也很认真的点了点头:“晚辈自以为这些年有所长进,没想到见识还是远远的不如您老啊。”

“哼!”朱拍了一下曹操的脑门:“你小子不要想着阿谀奉承我,有这功夫想一想朝廷的危机该怎么化解才是。”

曹操告别了朱,前往大将军府衙的时候,天忽然下起了暴雨,曹操冒着倾盆的大雨前往了大将军幕府。忽逢大雨,许多的人都已经陆续离开了,袁绍袁术都不在,鲍家兄弟也不在,看样子都被这场大雨赶走了,曹操走进幕府,至于到了荀攸等幕僚,曹操和荀攸打了招呼,荀攸问道:“孟德冒雨前来, 想必是有大事吧?”

曹操点了点头:“公达,大将军现在所在何处?”荀攸对曹操说道:“大将军现在正在面见议郎董扶。”荀攸看到了曹操着急,也就对曹操说道:“孟德,如果有事的话,我现在就领你去见大将军。”曹操觉得这样失了礼数,于是对荀攸摇了摇头,和荀攸站在门外候着。

二人在门外, 曹操把事情的大概和荀攸说了,荀攸大吃一惊,对曹操说道:“孟德聪明啊,这件事后患无穷!快,你我二人赶快去面见大将军。”说完之后也不等曹操回答,拉着曹操的手就往推开了房间大门。

房间内,议郎董扶正在拜谢何进:“多谢大将军帮忙,刘焉大人才被任命益州牧,老朽也才能和刘大人一起重回故土了。”曹操听了之后,原来是来感谢何进帮忙的,但是他身边的荀攸却浮现出了一丝惊慌,急忙上前拜见了董扶:“董公,您老都这么大岁数了,呆在洛阳不好么?”

董扶叹了一口气,“山高路远兮,老朽我啊实在是思乡心切。”

荀攸却好像看出来了问题,继续问道:“晚辈没有记错的话,董公您家乡所在之地是广汉,而您和刘大人任职之地却是蜀郡,这本不是一处地方,董公您既然思乡心切,为什么还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一章 耀兵大典(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