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三国之魏武挥鞭>第一百七十八章 寄人篱下(二)

曹操一听,笑了一下,终于要说正题了,于是就请袁谭在前面带路,跟着袁谭绕过了大厅,来到了后院一个偏僻的屋内,此刻袁绍正跪在屋内一堆灵牌面前,九十九只蜡烛点亮了屋内,袁绍披麻戴孝,满脸的泪痕,袁谭请曹操进屋,自己也就转身离开了,屋内就只剩下曹操和袁绍二人了,袁绍擦了擦眼间的泪痕,黯然失神,回头看了一眼曹操,曹操急忙打招呼:“本初大哥,我来了!”

袁绍此刻依旧跪着,但是却点头说道:“孟德,你千里迢迢的赶来,愚兄却因为丧孝在身,不能亲自去接迎你,只能命令众人代替我去接迎,设下酒宴给孟德你接风洗尘,是愚兄怠慢了!”

听着袁绍这一句很客套的话,曹操很不自在急忙说道:“本初大哥,你何必和我多礼呢?咱们这么多年的挚交,何必来这一套!”曹操说完之后也跪在了袁家的灵牌之前,跪拜之后才起身,自从何进到现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数,曹操也不敢轻易相信袁绍的话,只是现在寄人篱下,自己还是需要袁绍的照顾,曹操只能对袁绍亲热一些!

袁绍也扣了三首之后,起身对曹操还礼,然后跟着曹操一起落座,曹操毕恭毕敬的落座,二人相对而坐,曹操才发现自己这位老大哥要比在洛阳的时候消瘦了许多,面容也苍白了许多,想必这几日自己这位老大哥也是真的悲伤过度了,自己叔父一家全部被董贼屠杀了,一家老小就连仆人都没有放过,这对袁绍而言是何等的仇恨?

曹操也能看到袁绍眼中暗藏的愤怒,袁绍叹了一口气,硬生生挤出了一丝笑容:“孟德啊,愚兄终于是把你盼来了!当初起兵的时候愚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了,听到你出逃了洛阳,愚兄也是替你高兴,哎,当初酸枣的时候你要是听我的话,合兵一处,哪里会闹成今天这样的情况呢?”

曹操揣摩不清楚袁绍的意思,不知道袁绍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抱怨自己当初酸枣不听他的话,还是只是单纯的在发牢骚,还是真的很高兴自己来投奔他,曹操满脑子在揣摩袁绍的意思,可是也不清楚到底哪个是袁绍的意思,于是曹操也不轻易答应,只是跟着点头!

袁绍叹息道:“孟德啊,愚兄这一次举义就是为了诛灭董贼,救国救民于水火中,可是今日的情况在看来实在是让天下人都失望了!”袁绍说完之后,惭愧的叹气道:“哎,王匡这些人骄傲放纵,屯兵孟津,却不曾想着防患,所以才导致孟津之败,也连累了叔义跟着……哎,这也是愚兄我用人不当之过啊,也连累了你和运城汴水之败,愚兄惭

愧,惭愧的很!”袁绍的脸上却是流露出惭愧的神色。

曹操却很高兴,听到袁绍终于说自己想听的话题了,于是抓住了机会直截了当地问道:“本初大哥,现在的情况我实在看不明白啊,酸枣县各路诸侯互相猜疑,所以导致大军不前,这也就罢了,但是本初兄你现在有精兵强将,数万余众,而且各路诸侯勤王之师也越来越多了,现在出兵去抢占孟津,趁势西进,也不算晚了吧!本初大哥,您为何还要按兵不动,错失最好的战机呢?”曹操把自己的问题一股脑的问了出来。

袁绍一脸的惭愧,苦笑的说道:“孟德,我就知道你要这么问我,愚兄实在也是有难言之隐,哎。”

曹操急忙说道:“本初大哥不需要和我见外,您有什么难言之隐但说无妨,我也可以帮你出谋划策!”袁绍思忖了一番之后,只对着曹操说了一个名字:“韩馥!”

“韩文节?”曹操听了之后也恍然大悟了,袁绍现在虽然号令群雄,但是他的根基确实渤海小郡,他凭借自己四世三公的名号招募兵马唾手可得,但是对袁绍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在有多少兵马,而是军队粮草的问题!

现在河内的粮草全都是冀州牧韩馥在邺城供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别看现在袁本初声势浩大,被奉为盟军之主,但是其实他的生死大权完全掌握在韩馥的手里,河南的粮草基本都已经被董卓手下掠夺的差不多了,洛阳城也被一把火烧掉了,袁绍众人根本无法就地征粮。

所以现在这样的情况,袁绍如果挥师西进去打孟津,韩馥如果在背后断了他的粮草,那就等于可以定了袁本初的生死,所以袁本初根本不敢贸然前进,曹操吃惊的表情也等于告诉袁绍,现在所有的问题他都明白了,袁绍点了点头:“孟德,你现在明白了吧?”

袁绍的样子有些颓废:“别看现在纷纷有人来投奔我,但是没来一波人,我的忧虑就要多一些,粮草现在根本就不够,日后恐怕是要生事情的!”说完之后袁绍的眼神变得迷离,此刻他也拿不定主意,也摸不透韩馥到底准备不准备对付自己!

曹操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小声地问道:“本初大哥,粮草可有过克扣?”袁绍摇了摇头:“虽然没有,但是冀州有我帐下的人,给我写了一封密信,说韩馥现在已经对供给粮草的事情非常的不满了,他现在每隔五日供给一次粮草给我们用,这样的补给,我怎么敢放手去打呢?”曹操把自己的担忧全部说了出来,曹操听后也火了:“这个韩文节真是一个小人,自己没有胆子去打

仗,供给粮草也不痛快,还要刻扣,这样的人怎么成大事?本初兄弟,那你有什么打算呢?”

袁绍叹气:“前几日,并州张扬和匈奴给我写了一封书信,说是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八章 寄人篱下(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