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三国之魏武挥鞭>第四十九章 汝南之围(五)

于是大战的帷幕就此拉开了,宛城外两万名军官,义兵,甚至还有哨兵,就连做饭的庖人都举着菜刀朝着宛城冲了过去,大战一触即发,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攻破宛城,但是好像并不那是那么的容易,黄巾军们死活都不从城门出来,举着圆木巨石等物件朝着攻城的士兵扔了下去,士兵们接二连三的被巨大的圆木和巨石砸了下去,甚至还有的黄巾军举着沾满鲜血的尸体朝着士兵们投掷。

城外已经被官兵们围的水泄不通了,但是即便如此,官兵还是无法攻进城门,官兵们只能拿着长枪等利刃朝着城门上的黄巾军守军们刺杀!也有的冒着危险向上去爬,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被抵挡住了,黄巾军的士兵们拿着所有的能抵挡的东西抵挡着官兵们的攻击,官兵们尽管再怎么努力都被黄巾军的人退下了城墙。

惨叫声接二连三,但是还是有士兵往上爬,有的士兵刚一个脚踏上了城墙,就被利刃穿胸,整个人掉落下去,鲜血四溅,刀光剑影相互交融,血光映红了天空,曹操也带着士兵在城下拿弓箭往上射击,但是这些都无济于事,因为敌人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一批倒下了,另一批就冲了上来,倒下的黄巾军的尸体也从城墙上砸了下来,也有众多的攻城士兵被尸体砸到,摔落下去。黄巾军的士兵们根本不敢打开城门出来应战,只能在城墙之上,用尽力气的进行着防守的工作,官兵的死伤很是惨重。

孙坚也带着士兵们挖地道,准备从另一条路攻城,可是地下的岩石居多,地道的工作也一时难以顺利进行,余淮率领着众将士举着巨大的圆木再攻击城门,但是城门明显是从内用坚硬的东西堵住了,根本无法攻破城门!

由此可见,攻城的唯一地方也就只有城墙了,但是城墙上聚集了众多的黄巾士兵,他们的手里拿着各种的武器进行着抵挡,士兵们疯了一样的往前冲,但是努力并不代表成功,因为他们根本突破不了敌人的人墙战术!远处朱站在高处指挥者战斗,但是即便两万人全部杀上去,竟然也无济于事,秦颉也带领着士兵们射箭,但是尽管是这样,城内囤积了十万人马的黄巾军,根本刹不进去!

“誓死攻破宛城!”士兵们也大吼着往前冲,尽管他们的弟兄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向前,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仗已经没有退路了,朱也大吼着:“就是今天把这个城墙推平了,也要给我杀上去!”

已经有一批士兵集合起来,用巨大的

圆木砸着宛城的城墙,城墙虽然坚硬,但是这么被打,也迟早有被推翻的一天,曹操也命令阿宝带着士兵们去攻敌人的城墙,敌人们自然也害怕城墙被推翻,用巨石尸体等物向下砸了下去!攻击城墙的士兵们纷纷的倒下了,但是还是有冲上来的士兵不顾一切的攻击城墙!

城墙上的青石已经沾满了鲜血,士兵们冲了上去,一幅幅誓死要攻破宛城的脸庞出现在了宛城之下,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一天,大家都筋疲力尽,但是宛城就如同一座安然无恙的山峰一般,树立不倒!城墙上敌将首领韩忠孙夏尔人挥舞着大刀指挥者黄巾军的防守,不断的有云梯被黄巾军的士兵们推翻,摔落在地上,士兵们从高空摔落在了地上,无疑是死伤惨重,这场仗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破城,一点动静都没有!可谓是,丝毫看不见希望!

朱已经心慌了,如此下去只是浪费兵力,这样的战争什么时候才算完啊,难道真的要等自己的士兵们都已经筋疲力竭了,才算是一个头么?“我错了!”朱打了半辈子的仗也没见过竟然有这样的场景,士兵们一个个倒下,他们都是铁血的儿郎,却竟然这番惨死,自己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样打下去一点办法都没有,真的糊涂了,这样就算打到明天,都不会有结果的,朱心里想到,就在他想要宣布退兵的时候,孙坚骑马赶了过来,“老将军,敌人……敌人要投降了!”朱抬起头看着城墙上黄巾军已经举起了投降的旗子,秦颉说道:“不能让他们投降,咱们要一鼓作气攻破宛城,叛了降,降了叛!这帮人在的话永无宁日啊!”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冲了过来,对朱说道:“让他们投降吧,不能再这么拼了,士兵了已经损失了一半了,昔日高祖皇帝招降纳叛才打过了那楚霸王项羽,才有了我大汉,就让他们开门投降吧!”

秦颉说道:“孟德,你糊涂啊,昔日秦楚之际,天下没有主,所以高祖皇帝才可以招降纳叛,得人心者得天下,今非昔比,今日中原之一统,这些黄巾军余党敢叛乱一次就会有两次三次,这样任由下去,我大汉的江山就永无宁日的!”

“不行,让他们投降,眼下是我们的军队已经没有能力破城了!”孙坚说道:“这些贼人躲在城内,死活不出来,我们只能白白的牺牲,这样的事情做下去就是徒劳的!”朱的汗落了下来,他也不想打了,但是他也害怕日后生事,左右危难之际,他突然计上心头,对着众人说道:“让他们投降,咱们撤军,放他们出门逃跑,咱们半路截杀他们!”

孙坚说道:“末将愿为先锋!”曹操也说道:“诺!”然后下令三军将士剩下的人马全部朝着反方向撤军,不多时,所有的官兵义军人马全部撤退了,城门果然开了,黄巾军的士兵们早就不想被困在这宛城内了,官兵撤军了,这正是好时候,韩忠孙夏二人指挥着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章 汝南之围(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