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贞观俗人>第1306章 开元十三年
矩,不尊礼数啊。

果然,本来就已经跃跃欲试的殿中臣子们,这下子更是群情汹涌,恨不得扑上来揍秦琅了。

秦琅坐在那里,暗暗佩服李胤,这种事情都亲自赤膊下场,够拼的啊,就不能安排个人出面?

随便提个议,也一样能把这个事情捅到廷议上讨论,到时效果不也一样直指秦琅。

何必这般急切呢。

前有皇帝不与政事堂诸相通气商议,直接就让翰林院大学士白麻赐封秦琅郡王之爵,还搭送个国公爵加个光禄卿。

这边又立马要废妻立妾,立秦琅妹为皇后。

至于理由,皇帝说是苏氏怀执怨怼,甚至说苏氏无后,又不能好好抚育皇子们,甚至把如今各地上报的疫情,归到是苏氏无德怨怒。

怪她怪她,都怪她。

这种渣男一般的语言,秦琅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虽然苏氏无出是事实,没把李医抚育好导致夭折也是事实,但这些你能都怪人家嘛。

不过没等有人站起来,秦琅倒是先一步站了出来。

秦琅义正言辞的反对。

“臣反对!”

黑着脸说了一通反对的理由后,秦琅紧接着又从袖中抽出一本辞呈。

秦琅要辞去平章军国事衔,这是要辞相。

甚至山陵礼仪使也当殿请辞,理由当然山陵礼仪使那是宰相才能担任的,他请辞宰相当然也就不能再留这差事。

秦琅没等人弹劾他,先自己站出来请辞,也是切入时机微妙。

因为按惯例,若是有御史大夫弹劾宰相,那么宰相就得主动请辞,接受调查。这条制度,本来是为了监察百官之首的宰相的,御史大夫为御史台院长,他拥有此权力后,无疑就可使的御史台不在宰相管辖之内,让御史台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

但为了避免弹劾权滥用,所以后来又规范了章程,只有御史大夫亲自弹劾宰相,宰相才需要主动请辞,一般御史言官弹劾,其实并不需要。

秦琅不等御史大夫弹劾他,先请辞,当然是他很清楚这里面的程序和门道。

自己辞职跟被弹劾辞职不是一样的,被弹劾后请辞,就是停职接受调查,等候结果处置,这时已经属于待罪身份了。

而自己辞职,当然是不同的。

主动权在自己,这很重要。

除了辞职,秦琅还请辞自己刚被加封的郡王爵位,顺带着把自己几个儿子的爵位也一起请辞。

秦琅看中的是世封领地,至于那虚头巴脑的散爵,要不要有什么关系。此时留着,反而只是让秦家成为众矢之的而已。

他顺便还给秦珣也请辞光禄卿之职。

这让站在后面的秦珣非常不满,却又不敢吭声。

秦琅说完,把辞呈交上。

然后也不等皇帝话,直接就在殿上摘下道德冠,解下金鱼符,连玉笏都留下,然后躬身退下了。

这手,更加出人意料。

原本要弹劾秦琅的大臣们,倒是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了。

毕竟你说人家秦琅揽权,可人家坚决反对立自己妹妹为后,坚决支持苏氏无错,应当立为皇后。

自己的王爵也不肯接受,连宰相都要辞去,加上先前辞掉的多个要职兼职,秦琅这位先皇遗诏指定的顾命首辅将一个官职都不保留,这样的裸辞确实出乎意料的,你还能说人家奸臣权臣吗?

秦琅出了观文殿后,直接去了中书内省政事堂自己公房,简单的收拾了几件私人物品,便出宫回家了。

秦琅裸辞,而且不等皇帝批复,就已经直接卸任所有差事了。

当天的廷议也是一波三折,谁也没想到皇帝一开始就亲自下场撕元配,要废苏氏立秦氏为后,但更想不到的是,本来大家觉得这件事情中,秦琅跟皇帝一条心,甚至可能是秦琅蛊惑皇帝要立自己妹妹为后。

可谁能想到人家秦琅却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直接来个金殿脱冠挂印。

所以御史大夫当然没法再弹劾秦琅,秦琅都请辞了你弹劾什么,不仅不会显出自己的能力,反而显得自己没有半点政治素养。

御史大夫不出头,其它的御史言官也就没什么份量。

而秦琅离开后,也使的大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皇帝身上。

长孙无忌更是亲自带头开撕,坚决反对皇帝这种抛弃元配的始乱终弃的行为,立后这件事情,关乎的可不仅仅是皇帝后宫的那点事,这还关系到谁能成为储君太子。

众人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反对。

褚遂良更是撸起袖子上阵,搬出当年皇帝为太子时闹离婚,结果是如何被先皇斥责,然后太子是如何悔改保证等旧事来。

毫无余地,说的李胤坐在那里面色阴晴不定。

本来今天这场廷议他策划铺垫许久,就是为了集火秦琅,最后逼迫他离开朝堂。可现在情况,秦琅倒是拍拍屁股痛快的走了,但似乎自己倒也惹麻烦上身了。

秦琅一走,长孙无忌就成了殿中威望最高的顾命元老,而褚遂良、于志宁等更是紧随长孙无忌,毫无客气的对初继帝位的皇帝的胡乱行为给予有力的反驳。

李胤都想不到,这场给秦琅准备的廷议,最后居然成了舅舅长孙无忌带头的大臣批判皇帝的大会。

会议开了整整两个时辰。

李胤全场黑脸。

最后,他不得不收回自己开头的话,停了封秦贵妃为后的意图,也收回要废苏氏之意。更别提说要立谁为太子了。

当然,李胤也不是


状态提示:第1306章 开元十三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