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仙侠修真>江故>第五百十二章 有感而发
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如若让百华知道他的父亲是这样一个无恶不做的小人,那他一定会对荣千富大失所望。

即便他苦口婆心地劝荣千富回头是岸,荣千富也未必会听他的,到时候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甚至到了决裂的地步,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自然就是苦无无疑了。

他们二人这般父子情深,又叫苦无怎么忍心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

百华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为的就是他心心念念已久的父亲,他也只不过是想和自己的父亲聊聊天、喝喝茶、下下棋而已,如果连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能称心如意的话,那那想必心中会留下良多遗憾了。

苦无的眉头紧锁,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是揪心。

他明知自己正在偏离轨道,但就是有些狠不下心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荣千富所做的这一切又是否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过上更优越的生活呢?

如果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百华,那所犯下的种种罪过是否也是情有可原呢?

苦无暗暗喘了一口气,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觉得很不是滋味,但照现在的形势看来,这个坏人也只有让自己来做,才能保一方百姓清泰无虞。

纵使荣千富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样是有什么苦衷,但他腰缠万贯、富甲一方的途径不对,迟早得受到法律的制裁。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揭开这盛名之下的腐朽,否则国之律法岂不形同虚设?

错了就是错了,这又有什么好狡辩的呢?

荣千富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己也只不过是从中推波助澜、加快了他倒台的时间而已。

归根结底,还是荣千富自身有问题。

就算叫他落得一个家破人亡、饱受牢狱之灾的局面,那又怎能怪得了自己?

犹豫不决的苦无这样安慰自己,但他仍然是左右为难,迟迟做不出决断。

他心中有大义,愿意为了天下苍生、黎明百姓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他出于出家人慈悲为怀的本性,又不忍看到百华因此痛哭流涕、伤心欲绝。

荣千富的虎狼之心昭然若揭,一旦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便会身败名裂,落得一个一无所有的局面,而他的儿子百华也势必会因此受到牵连。

届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不说,父亲的所作所为令他痛心疾首、失望至极才是最叫人揪心的。

荣千富没能跟儿子互诉衷肠将会是他最大的痛苦,而荣百华没能给父亲养老送终也将会是他最大的遗憾。

如果荣千富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选择利用投机取巧的方式谋取财富,那苦无就不会陷入像现在这般骑虎难下、束手无策的境地,也就不需要为百华以后的生活感到担忧。

苦无反复思索,细细品味,忽然也有点想自己的父母。

自己记事以来,便一直是枯山师父相伴左右,抚养自己长大成人,故而自己对父母可以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若不是初入神宗时的那场试炼,自己连亲生父母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而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虽然还残存着试炼时父母的长相,却是不知道他们的名讳。

苦无现在想想,当真是觉得荒唐极了。

哪有人连自己的父母叫什么都不知道的?

早知如此,当初自己就应该把握住机会,亲口问问他们叫什么才对。

无奈那个时候光沉浸在自己久违的父爱和母爱当中了,愣是没有想起问他们的名字。

要是能早点反应过来那是幻境,自己一定会利用在幻境中的所有时间,把握住一切机会,向他们问清楚当年为什么要抛弃自己。

然而现在想这些已经晚了,苦无明白那种失去至亲之人的痛苦,那像是身上给剜去一块肉的痛不欲生,又像是尖锐利刺扎在心上的苦不堪言。

这些都是苦无所能够想到的痛苦程度,但他身为清心寡欲的出家人,还忘了一种可以与之相比的痛苦。

那种痛苦是他从未经历过的,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之后绝不可能经历的痛苦。

那便是爱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这种爱人之间的相思之苦,不同于亲人之间的相思之苦。

亲人之间若相思,会有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从中调剂,会在大千世界中发生感应,会在彼此互相思念之时产生共鸣。

而爱人之间的思念只能是思念,没有任何可以依附的东西。

他们除了见到彼此以求心安理得之外,别无选择。

苦无刚刚下山不过两月而已,要经历的东西还有很多:尘世间的纷纷扰扰,江湖上的尔虞我诈,眷侣之间的爱恨情仇……

但就目前而言,让他感受到最大的痛苦的,也就是从未经历过父爱和母爱的心酸了。

百华本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阔少爷,性格热情、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但若是家中遭此变故,便又不知他会不会性情大变、判若两人,或是从此以后自甘堕落、萎靡不振呢?

苦无的大脑飞速运转,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于苍生大义和手足之谊当中来回徘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过后,还是狠不下心让百华历经这种父子相残的痛苦,至于其私炮坊一事,恐怕也只能另寻他法了。

这时,荣百华见苦无的目光空洞呆滞且无神,六神无主的样子,就像是魂被勾走了一样,于是细心的荣百华果断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并好心好意地提醒道:“嘿,杨树,你在想些什么呢?”

苦无心中


状态提示:第五百十二章 有感而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